《现代环境监测技术实验》教学大纲-水产科学实验教学中心.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现代环境监测技术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文/英文):现代环境监测技术实验/ Modern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Technology
课程编号:6103054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
教材名称:《现代环境监测技术实验讲义》
学时学分: 学时 24 学分 1 实验学时 24
应开实验学期: 3 年级 5 学期
先修课程: 环境监测A实验
适用专业: 环境科学
一、课程性质及要求
《现代环境监测技术实验》是高等学环境类专业的重要课程。它是在学习《现代环境
监测技术》理论课的同时开设的一门重要实验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使学生加深理解
环境仪器分析的基本原理,了解所用仪器的结构和性能,掌握各类常见仪器的基本操作技能,
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培养他们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同时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
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课程主要任务是通过有代表性的实验,向学生系统介绍原子吸收分光光
度法、原子荧光法、紫外光谱法、红外分光光度法、气相色谱分析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离
子色谱法等常用分析方法及仪器。
二、内容简介
通过实验教学,要求学生掌握这些分析所涉及的各类仪器的结构、性能和使用方法,
掌握这些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操作技术,熟悉各类仪器在生产中的应用范围和分析对
象,了解常见仪器的日常维护和故障原因及简单修理方法。
(1)掌握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原子荧光计的使用,初步掌握定量分析测定的方法。
(2 )掌握紫外分光光度计、红外分光光度计及TOC 仪的使用技术和定量分析方法。
(3 )掌握气相色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仪和离子色谱仪的使用方法,了解色谱操作条件的选
择。
三、主要仪器设备
(1)原子吸收分光光度仪(火焰或石墨炉)
(2)原子荧光仪
(3)扫描型紫外分光光度计
(4)(傅立叶变换)红外分光光度计
(5)TOC 测定仪
(6)气相色谱仪
(7)高效液相色谱仪
(8)离子色谱仪
四、教学方法与基本要求
1.本课程以实验为主,为单独设课,任课教师需向学生讲清课程的性质、任务、要求、
课程安排和进度、平时考核内容、期末考试办法、实验守则及实验室安全制度等。
2 .该课以设计性实验为主,教材中只给出设计题目,实验前学生必须进行预习,设计
报告经教师批阅后,方可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验。
3 .任课教师要认真上好每一堂课,实验前清点学生人数,实验中按要求做好学生实验
情况及结果记录,实验后认真填写实验开出记录。
五、考核方法
每个实验,预习报告占 30%,实际操作 40% ,总结报告 30% 。实验成绩由实习指导教
师根据实验预习情况、方案设计、操作技能、数据处理、研究结果、报告撰写和合作能力七
项综合评定,分为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五档。
六、实验项目设置
序 实验 实验 每组
单元 实验内容 内容提要 学时
号 类型 要求 人数
1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掌握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仪 4 综合型 5
度法测定水中的铅 的构造、使用方法
二选一
2 原子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掌握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仪的 4 综合型 5
光谱 定茶叶中的铜 构造、使用方法;样品消化方法
3 原子荧光法测定砷 掌握原子荧光仪的构造、使用方 4 综合型 5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