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 说课稿--2023-2024学年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docx

发布:2025-01-24约3.36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11课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说课稿--2023-2024学年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主备人

备课成员

设计思路

本课设计以“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为主题,通过分析近代中国城市化的发展历程,探讨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课程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引导学生从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角度思考城市化进程中的现象,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中,注重结合教材内容,通过案例教学、小组讨论等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近代以来城市化进程的能力。

2.提升学生从经济、社会、文化等多维度理解城市化现象的视角。

3.增强学生运用史料进行论证,形成历史解释的能力。

4.激发学生关注现实,思考城市化发展问题的意识。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的相关知识:学生在初中阶段已接触过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知识,对近代中国的经济、社会变革有一定了解。但在高中阶段,对于城市化进程这一专题,学生可能缺乏系统性的认识,需要进一步学习。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高二学生普遍对历史学科有较高的兴趣,尤其是与社会生活相关的历史事件。他们具备一定的分析能力和批判性思维,但可能缺乏对城市化进程的深入理解。学习风格上,部分学生偏好通过案例和图像进行学习,而另一部分学生则更倾向于文本分析和理论探讨。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学生在学习城市化进程时,可能会遇到以下困难:一是对城市化进程中的复杂经济、社会现象难以把握;二是缺乏对城市化进程中不同地区、不同阶段特点的对比分析能力;三是对于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学生可能难以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因此,教学中需注重引导学生逐步深入理解,并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克服这些困难。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1.讲授法:结合历史背景,系统讲解城市化进程的基本概念和发展脉络。

2.讨论法:组织学生围绕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进行讨论,激发思考。

3.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城市化的成功与挑战。

教学手段:

1.多媒体展示: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直观展现城市化进程。

2.网络资源:引入相关网络资源,拓展学生视野,丰富教学内容。

3.实践活动:组织实地考察或模拟城市发展规划活动,增强学生参与感。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环节(5分钟)

1.创设情境:展示一幅描绘近代中国城市景象的图片,提问学生:“同学们,这幅图展现的是怎样的景象?你们知道这是哪个时期的中国城市吗?”

2.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近代中国会出现城市化进程?这一进程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

3.学生回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分享自己的看法。

(二)讲授新课(25分钟)

1.城市化进程的背景(5分钟):介绍近代中国城市化进程的背景,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变化。

2.城市化进程的发展(10分钟):详细讲解近代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发展阶段,包括起步、发展、成熟等阶段的特点。

3.城市化进程的影响(10分钟):分析城市化进程对中国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包括正面和负面影响。

4.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5分钟):探讨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如城乡差距、环境污染等。

(三)巩固练习(10分钟)

1.案例分析:选取一个城市化进程的案例,让学生分析其成功与挑战,并总结经验教训。

2.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解决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如如何缩小城乡差距、如何保护环境等。

(四)课堂提问(5分钟)

1.针对讲授新课中的重点内容,提问学生,检查他们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2.针对巩固练习中的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提问学生,了解他们的思考和观点。

(五)师生互动环节(10分钟)

1.学生展示:让学生展示他们在小组讨论中的成果,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2.教师点评:针对学生的展示,教师进行点评,肯定优点,指出不足。

3.教师提问:教师根据学生的展示,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六)核心素养拓展(5分钟)

1.城市化进程与社会发展:引导学生思考城市化进程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提高学生对社会现象的敏感性。

2.城市化进程与环境保护:引导学生思考城市化进程中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时间总计:45分钟

注意:以上教学过程设计仅供参考,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核心素养。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近代中国城市地图集:通过收集不同时期的中国城市地图,让学生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