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校网球选修课教学中的健康教育探讨.doc

发布:2018-03-30约6.51千字共1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高校网球选修课教学中的健康教育探讨 第11卷第1期 2007年3月 体育科学研究 SportsSciencesResearches Vo1.11,No.1 Mar..20o7 高校网球选修课教学中的健康教育探讨 陈翼建,练光祥 (集美大学体育学院,福建厦f-j361021) 摘要:在文献资料法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践,探讨网球选修课教学中明确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提倡把网球教学和健康教育有效结合 起来,并提出相应的开展办法. 关键词:网球;选修课;健康教育;高校体育 中图分类号:G845;G807.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413(2007)01—0080—03 OnHealthEducationintheTeachingof TennisSelectiveCourseatCollegesandUniversities CHENYi—jian,LIANGuang—xiang (PhysicalEducationCollege,JimeiUniversity,Xiamen361021,China) Abstract:Onthebasisofthemethodofdocumentandteachingpractice,thepaperdiscussestheimpo~anceofhealtheducationinthetennisselec— fiveCOUrse,andadvocatesthatteachersshouldcombinetheteachingofselectivetennisCOUrsewithhealtheducation.Thepaperalsopointsout somerelatedmeasures. Keywords:tennis;selectiveCOUrse;healtheducation;collegephysicaleducation 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落实,高校体育运动场地(包括网 球场)等物质资源的优化,各个高校先后都开设了网球课. 作为集休闲,健身等多种价值功能为一体的项目,网球选修 课是深受大学生喜欢的一门重要的体育课程,选修该课程的 学生越来越多.但随着网球运动的普及,网球运动所致的损 伤也越来越多.随着世界各国对健康问题的普遍关注和”体 育为健康”口号的提出,各国体育课程的改革中都突出了增 进健康的目标;明确体育课程的健康目标,并将健康教育的 有关内容融人体育之中,成为当今世界体育课程改革的一种 主流趋势.结合当前学校体育发展的重要趋势,网球选修课 教师应进一步明确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 开展切实可行的健康教育内容,把网球教学和健康教育有效 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网球选修课教学中的健康教育顺应了当前 学校体育发展的趋势 在”以人为本”的社会里,人们对健身乃至终生健身的 呼声越来越高,健身事业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 定》中明确提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 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 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国民体育必须 以健身为主,以增强国人的身体素质为主,故以竞技运动为 中心的体育教育转化到以健身为主的轨道上来是大势所趋. 我国的体育课程改革已开始了体育教育与健康教育相结 合的尝试,基础教育中的体育课(初中阶段)更名为体育与 健康课程,突出体育课程的”健康”目标,而大学体育课程 中也开始强调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 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明确将高校体育课的性质定位为”体育 课程是大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 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素 质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J.课程的性质提示我们体 育课程应该寓促进学生身心技能予身体活动中并有机结合. 因而,围绕育人的宗旨,应把体育理论知识,技能与健身健 康知识和方法有机结合起来,把学习体育技能和身体锻炼作 为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主要手段,把与之相关的体育运动 知识,健康心理培育和健全的人格培养融入到体育课程教学 中. 在新的教育理念下,高校体育教育已由传统的单一模式, 向健康性,保健性,娱乐性,统一性的综合教育模式转化, 健康教育应成为高校体育教育的重要内容,”终身体育”的 健身,保健,娱乐性成为高校体育教育的主流.体育已不仅 仅是学生增强体质,促进身体发育的积极手段,而且还能防 治和抵御疾病,从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三个不同方面对学 生身体和心理产生影响,从而实现人们对健康的渴望和追求. 实践证明,人们通过参加校园的各种体育活动,就能发展人 的力量,灵敏,速度,耐力等身体素质,提高师生对各种环 境的适应能力,从而促进师生的身心健康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