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说专业-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建设.ppt

发布:2017-12-06约3.18千字共3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四、实验实训基地管理运行体系 设置 功能划分 布局 安排 实训 项目 管理 运行 设备 配置 四、实验实训基地管理运行体系 基地设置系统化、设备配置系统化、实训项目系统化、布局安排职业化、管理运行规范化 五、师资队伍建设管理体系 师资队伍建设管理体系 基本结构 能力结构 素质结构 知识结构 年龄结构 职称结构 双师结构 专兼结构 学历结构 学缘结构 通用能力 专业能力 五、师资队伍建设管理体系 师资队伍建设管理体系 基本结构 能力结构 素质结构 知识结构 六、日常教学管理与运行体系 专业设置序列化 实验实训系统化 师资队伍职业化 课程设置标准化 教学过程制度化 教学研讨常态化 教学评价规范化 七、学生素质养成教育体系 八、培养质量监控、评价与反馈体系 九、专业建设成效 2010年,国家示范专业 2007年,陕西省重点专业 2006年,省优秀教改试点专业 2011年,全国机械行业特色专业 1. 专业建设水平显著提升 机械加工实训基地获省级实训基地称号(2010年) 数控技术实训基地省级实训基地称号(2008年) “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与实践”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2014) 获我省教学成果特等奖(2013) 每年招生均超过600名, 学生的一次性就业率始终在98%以上 技能大赛中获得各级奖项302项(2009年—2017年) 学生取得国家专利40项(2009年—2017年) 培养质量得到用人单位的充分肯定 九、专业建设成效 2. 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 建成国家级精品课程一门 建成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一门 建成省级精品课程三门 建成校级精品课程五门 建成网络课程八门 《机制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一部 出版《机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部 出版《机制专业课程标准》一部 出版核心课程教材七部 3. 教学资源建设成绩突出 九、专业建设成效 国家教学团队一个 省级教学团队一个 国家教学名师奖一人 省级教学名师奖两人 省级师德模范教师两人 省技术能手两人 教师取得国家专利50项 承担各类教科研项目25项 发表科技论文100多篇 教师获得各类奖项近百项 4. 师资队伍建设实现突破 九、专业建设成效 5. 标准与规范建设成绩喜人 九、专业建设成效 岗位职业标准 人才标准 专业规范 全国机械职业教育发展中心 行业标准 机械工业联合会 该专业的培养方案与培养效果得到了德国高校联盟(BSK)等的认可,承认学分,并据此安排该专业学生在德国进一步学习,获得德国相应文凭和德制工程师资格。专业建设经验和成果被国内很多兄弟院校采用 6. 同行认可 九、专业建设成效 企业及社会需求 培养目标—人才规格 培养模式—培养标准 人才培养方案 培养途径 培养过程 质量监控——培养效果 教学团队 实训条件 企业及社会需求 闭环 谢谢! 学院第一届“说专业” 大赛获奖证书 * * 田锋社 二级教授、高级工程师 国家教学名师 国家精品课程主持人 国家教学团队带头人 说 专 业 一、前奏 国家精品专业(2004年) 国家教改试点专业(2002年) 国家示范专业(2010年) 全国机械行业特色专业(2011年) 陕西省重点专业(2007年) 存在问题 人才定位不能完全适应社会需求 人才培养过程缺乏系统设计 人才培养质量参差不齐 培养质量监控评价体系不全面 缺乏社会监督及信息反馈不及时 63家企业调研结果 一、前奏 系统论 指导 复杂系统工程 人才培养 系统化的人才培养体系 学生素质养成教育体系 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体系 实验实训建设与运行体系 师资队伍建设与管理体系 日常教学管理与运行体系 培养模式体系 培养质量监控评价与反馈体系 一、前奏 1. 企业调研 企业走访、深度座谈 会议研讨、专家访谈 信函调研、网络调研 调研形式 机床工具、交通运输 工程机械、电工设备 化工机械、通用机械 调研行业 二、培养模式体系 企业与社会的人才需求 专业建设的逻辑起点 调研分类 企业人才需求 状况调研 毕业生质量 跟踪调研 岗位设置与 岗位能力调研 人才需求; 2. 岗位设置;3.工作职责;4.工作任务; 5.工作概要; 6. 工作范围;7.岗位知识;8.岗位能力; 9.岗位素质; 10. 毕业生质量(知识、能力、素质) 1. 企业调研 二、培养模式体系 调研内容 操作岗位 一般技术与管理岗位 设计与开发岗位 中职 高职 本科 机床操作工 车间工艺员 车间质检员 车间生产调度 设计技术员 助理工程(艺)师 工程师、工艺师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