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市场研究报告 2007年景德镇市房地产市场调研报告.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景德镇市场调研报告
2006年12月
第一部分:景德镇城市与经济
景德镇现状分析
1、区位
景德镇市位于江西省东北部,西北与安徽东至县交界,南与万年县为邻,西同波阳县接壤,东北倚安徽祁门县,东南和婺源县毗连,坐落在黄山、怀玉山余脉与鄱阳湖平原过渡地带,居东经116°57′-117°42′,北纬28°44′-29°56′。
景德镇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境内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山峰层叠,河流密布,山环水绕,景色秀丽。市区平均海拔320米,年平均气温17℃,年降雨量1763.5毫米,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009.8小时。
2、行政划分
景德镇市为江西省直辖市,现辖一市一县两区,即乐平市、浮梁县、珠山区、昌江区。
3、人口与面积
景德镇市总面积为5256平方公里,总人口数为152万,其中市区人口有50万。
4、交通状况
景德镇交通便利,立体交通网络基本形成。
火车:可直达北京、上海、南京、黄山、厦门、南昌等地;
汽车:九景高速公路已建成通车,206国道景德镇北段超二级标准改造工程已经竣工;景德镇-常山、景德镇-黄山-杭州-上海高速公路、九江-景德镇-衢州的铁路正在规划建设中;西通武汉约3小时车程,南到南昌、北至黄山约2小时车程,西至庐山1小时车程。
飞机:景德镇机场已开通北京、上海、广州等航线,
水路:昌江水道可直通鄱阳湖达长江。
景德镇城市规划
景德镇城市总体布局:一城三区九大功能组团。一城指景德镇城区,三区指文博区、现代区、生态区,三区中文博区包括四个组团:历史文化街区组团(商业、旅游、居住)、东郊组团(工业、科教、居住)、湘湖组团(高教、居住)、浮梁组团(居住、旅游、休闲);现代区包括两个组团(行政、文娱、居住)、吕蒙组团(高科技产业园);生态区包括三个组团:昌南组团(公共服务、金融、居住)、洪源组团(商贸、物流、体育、会展)、罗家组团(航空港、陶瓷高新技术开发园)。
现有经济状况分析
经济运作简况:景德镇经济发展态势良好,工业与旅游业发展迅速,有力拉动居民收入的提高。
2005年景德镇全市生产总值(GDP)达191亿元,比上年增长14.9%。
2005年企业家信心指数为143.48,企业景气指数为145.91,均运行在较高景气区间。
2005年旅游收入占GDP的比重为10.9%,旅游业正成为景德镇市重要的支柱产业。
2006年1-8月累计,景德镇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17.82亿元,同比增长22.42%,比去年同期加快13.46个百分点。
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国有资产投资占大部分,增长幅度较大,有利促进企业发展,从而提高员工收入;利用外资形势良好,有利引进人才,创造就业机会。房地产理性缩小稳步发展,2006年1-7月累计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9.86亿元,同比增长8.2%。
2005年全市城镇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继续扩大,完成88.07亿元,增长0.4%,其中地方项目投资完成85.76亿元,增长6%,占97.4%,比上年提高5.2个百分点;国有单位投资完成50.0亿元,增长16.1%,占56.8%,比上年提高7.7个百分点。
2005年全市实施内资合作项目593个,合同引资94.49亿元,实际进资69.91亿元;新审批外资项目32个,实际使用外资额5101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6倍。
2006年1-7月累计,全市完成城镇固定资产投资45.86亿元,同比增长6.3%。其中:国有单位完成投资18.37亿元,同比下降5.0%;非国有单位完成投资27.49亿元,同比增长15.5%,占投资总额的比重达59.9%,成为投资的主力军。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9.86亿元,同比增长8.2%。
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社会消费零售额快速增长,有力拉动GDP增长,经济活力较强。
2005年,景德镇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58.3亿元,比上年增长19.5%,增速位居全省第一。消费明显升温,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在生产总值增长中,消费增长的贡献率达56.8%,拉动GDP增长8.5个百分点,
2006年1-8月累计,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81亿元,同比增长16.42%,其中市的零售额36.34亿元,同比增长16.86%,县的零售额1.02亿元,同比增长14.93%,县以下零售额6.44亿元,同比增长14.23%。分行业看:批发零售业实现零售额38.33亿元,同比增长16.11%,饮食业实现零售额4.96亿元,同比增长20.25%。
银行存款和居民收入:城乡居民收入提高,消费欲望日益强烈,消费市场更加活跃。
截至2006年8月末,景德镇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192.94亿元,同比增长15.2%。其中企业存款余额42.27亿元,同比增长17.5%,储蓄存款余额136.84亿元,同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