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棚户区改造建设的项目管理(建筑设计及理论论文资料).doc

发布:2022-12-21约8.53千字共1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棚户区改造建设的项目管理(建筑设计及理论论文资料) 文档信息 : 文档作为关于“研究报告”中“产业政策”的参考范文,为解决如何写好实用应用文、正确编写文案格式、内容素材摘取等相关工作提供支持。正文5959字,doc格式,可编辑。质优实惠,欢迎下载! 目录 TOC \o 1-9 \h \z \u 目录 1 正文 2 文1:棚户区改造建设的项目管理 2 1推进对棚户区进行改造的现实价值和重要意义 2 1.1有利于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2 1.2有利于缩小住房差距 2 1.3有利于提升城市整体形象 3 2项目决策阶段 3 2建设项目设计阶段 3 2.1合作模式 3 2.2融资 4 2.3设计 4 2.4室外配套工程的 4 3棚户区改造项目实施阶段 4 3.1项目质量 4 3.2控制成本 5 3.3组织管理 5 4棚户区改造项目验收阶段 6 结束语 6 文2:棚户区改造问题分析 6 一、棚户区改造现状 6 二、棚户区改造存在的问题 7 三、城市棚户区改造的建议和措施 9 (一)制度创新 9 (二)体制创新 9 (三)城市营销 10 (四)区别对待 10 (五)收购“野楼盘” 10 四、小结 10 参考文摘引言: 11 原创性声明(模板) 11 正文 棚户区改造建设的项目管理(建筑设计及理论论文资料) 文1:棚户区改造建设的项目管理 前言 棚户区是人类城乡建设遗留的重要问题,对其概念的界定诸多,中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棚户区为在城市中个人或群体以非常规方法占用空地及空房而造成某一区域的发展”。总之,棚户区是指在城市建成区范围内由于各种复杂因素而逐渐形成的基础设施落后并且房屋质量差的区域,该区域具有建造在集体土地之上、人均建筑面积小、面积在3—5万平方米等特点。 1推进对棚户区进行改造的现实价值和重要意义 1.1有利于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国家当前推进对棚户区进行改造的工作确实缩小了城市不同群体、不同区域间的生活差距,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对社会整体氛围的提升也有不小的帮助和好处。 1.2有利于缩小住房差距 棚户区居民从没有好的基础设施的旧城区搬进了设施齐全的新区,一些旧城区居民回迁小区的环境比商品房的周围环境还要好。通过整体政府的调控和规划,使得城市不同群体之间的住房差距与生活差距变小,进而消除了很多社会矛盾。 1.3有利于提升城市整体形象 结合旧城改造计划的不断推进,各地区积极筹措资金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的动作越来越多,新增道路、供水管线、排水管线、煤气管线,新建幼儿园、医疗中心、超市等各种配套设施,进一步完善了城市功能。这些工作都极大的提升了城市整体形象。 2项目决策阶段 合理评估项目建设的可行性是项目实施前最重要的环节。最近国家打压房地产价格,加大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的建设力度,实施棚户区项目建设顺应了国家的大政方针。需要对周围环境进行了解和市场调查,结合现场水文地质条件和现有的控制性规划方案,在充分考虑风险因素的基础下进行投资估算分析,判定项目实施的可行性和可操性。在项目策划阶段,需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编制控制性规划方案和详细性规划方案,并完成审批;根据项目建设规模、建设内容和国家有关规定对项目进行报请有关部门审批、核准或备案;编制项目投资估算;确定融资合作方案;制定拆迁安置方案;参加招投标获取项目建设权。 2建设项目设计阶段 2.1合作模式 风险形式:如果整个项目由合作方来操作,特别是项目施工期间,建设单位不参与管理,这样有可能带来进度、质量、投资不能按计划完成;工期拖延;质量不合格;项目超预算支出等诸多问题。回避措施:建设单位要对项目的整个过程进行组织管理。 2.2融资 风险形式:不能按预期的融资计划融得资金,致使资金不能及时到位,拖期支付工程款项;工程不能按期完工;回迁户和施工单位提出索赔。回避措施:采取多渠道融资方式。 2.3设计 风险形式:设计缺陷;设计深度不足;设计规范使用不恰当;各专业设计人员不沟通、衔接不好;未考虑地质条件;未考虑施工过程中的因素等导致工程费用增加,工程延期。回避措施:选择资质等级高、经验足、责任心强的设计单位,同时建设单位要重视设计环节,严格遵循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投入足够的精力和技术力量研究图纸,避免边开工边设计,抓好图纸会审和设计交底两个主要环节。 2.4室外配套工程的 风险形式:室外配套工程与室内工程衔接不好;工程施工组织滞后。回避措施:在建设项目前期编制规划方案阶段就应该结合经济建设指标。及早考虑室外配套工程方案,及早规划附属建筑的位置和管网的走向。 3棚户区改造项目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