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情况报告.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PAGE 7
xx县创新社会管理工作情况汇报
2010年以来,xx县按照中央、区、市党委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的要求,积极探索社会管理和社会建设的新办法、新措施、新思路,不断提升社会管理和建设水平,促进了社会和谐发展。社会稳定动态五项工作总分排名全省118个县市区的第9位,连续10年荣获省平安县称号。现将创新社会管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创新社会管理的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开拓创新,不断探索化解社会矛盾的新思路
一是不断加大化解矛盾纠纷支持力度。2010年,xx县紧紧依托县乡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平台,加强矛盾纠纷的调解、调处工作,进一步加大了对化解矛盾的支持力度。财政划拨52.7万元,完善维稳中心的硬件配套设施建设;建立了“四个基金”,即维稳解困基金、涉法涉诉救助基金、综治人员保险基金、矛盾纠纷化解奖励基金,为排查化解工作提供强大的财力保障。2010年,共拔出1500多万元维稳解困基金,解决了历年来所涉及社会稳定、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特别是因企业改制、职工身份置换等遗留下来的社保、医保等难题;投入1116.9万元,解决了城南开发区315户宅基地问题;投入300多万元为282名企业改制职工解决了拖欠的社保资金缺口;支出涉法涉诉救助金20多万元;发放化解矛盾纠纷奖励金42.5万元。组织召开了12次矛盾纠纷调处交办会,研究、交办了xx市垃圾填埋场土地纠纷问题、支前民兵问题等61个信访突出问题。
二是进一步强化信访工作机制。xx县十分重视信访工作,将县信访办升格为信访局,信访局局长由县委办副主任担任。自2008年7月开展县委书记“公开大接访”活动以来,我县不断完善领导干部大接访制度,年初下发了《xx县关于进一步加强信访工作的通知》和《2010年度县委、县政府领导接待群众来访日安排表》(x办发〔2010〕18号),县领导实行信访值班制度,接待群众来信来访,各单位也指派出一名领导和若干名工作人员到县维稳中心值班,及时处理群众来信来访,使群众来信来访件件有着落,件件有回声。2010年,xx县先后派出9名新提拔的副科级干部到县信访局挂职工作;全县共举办领导干部大接访活动4次,接待群众463人次,处理问题109件,移送的关部门处理113件。
三是推行“约谈制”不断提高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2010折,xx县全面推行维稳工作“约谈制”。由综治委领导定期约谈各乡镇、各部门的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听取他们就排查化解工作情况的汇报,促使领导干部不等不靠不推诿,主动排查、主动了解、主动化解矛盾纠纷,使“应急工程”变成了“必为工程”。综治委领导负责约谈矛盾纠纷问题突出的乡镇和单位的主要领导或责任人,交办案件,研究策略,指导化解,不断提高领导干部化解矛盾的勇气和动力。综治委领导还要负责约谈在督查中存在领导不重视、人员不到位、工作不落实、矛盾不化解等问题责任单位的主要领导,提出警告和整改意见,坚决防患于未然,化“危”为“机”。县纪检监察、组织人事等部门领导要对多次约谈仍不整改的责任单位的主要领导和责任人,实行诫勉谈话。由综治、纪检、组织、人事等五部委联合对引发集体进京赴邕上访或引发群体性突发事件的乡镇或单位进行“倒查”,依法依规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2010年,我县共举行定期约谈汇报会16次,约谈矛盾纠纷问题突出乡镇和单位21次,交办矛盾纠纷案件和突出问题28个,约谈问题乡镇和单位的领导11人次,4个单位被通报批评,2人被撤职降级,突出问题排查化解工作挤进了全区的前10名,公众对政法工作的满意率位列全省第33名。
四是积极开展村组干部大培训和法制宣传活动。2010年,县委组织部、综治委、依法普法办联合制定了详细的《村组两级干部大培训实施方案》,并从政法部门、信访、调处等部门抽调21人组成3个法制讲师团,分赴各乡镇开展村组两级干部大培训工作。当年共开办讲座21场次,培训村级“两委”干部1080人和村民小组干部1974名,经费投入100万元。全县共开展法制大宣讲一条街活动5次,在农村开展法律大宣讲21场次,举办法制宣传文艺晚会11场,举办法制宣传山歌比赛5场,开展法律夜讲22场次,散发法律宣传小册子(单)135300多册(张)。法制政策大宣讲面达14万人次,占全县总人口的32.71%。村组干部法制意识、责任意识的不断提高,村组干部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工作成效明显。一年来,村组干部调解各类小矛盾小纠纷1171件,防止民转刑案件87起,劝阻群众上访14件,报告社会不稳定苗头95个,引导群众通过正常渠道解决115件。
五是建立重大事项风险评估机制和矛盾纠纷“会诊制度”。2010年,在全县范围内建立了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和矛盾纠纷会诊制度,印发了《关于实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的通知》,对清理排查出来的疑难信访案件、三大纠纷案件、涉法涉诉案件,由县委政法委牵头,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