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liugai1303-图文.pptx

发布:2018-09-18约6千字共10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化学反应与能量教学专题研讨;一、化学反应与能量教学的重要性;3.能举例说明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了解反应热和焓变的涵义,能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 4.体验化学能与电能相互转化的探究过程,了解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能写出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方程式。 5.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常见化学电源的种类及其工作原理,认 识化学能与电能相互转化的实际意义及其重要应用。 ;6.能解释金属发生电化学腐蚀的原因,认识金属腐蚀的危害,通过实验探究防止金属腐蚀的措施。 考试大纲: 1.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了解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 2.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能说出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 ;3.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了解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反应热等概念。 4.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能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 的简单计算。 5.了解能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了解化学在 解决能源危机中的重要作用。 ;6.了解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能写出电极反应和电池 反应方程式。了解常见化学电源的种类及其工作原理。 7.理解金属发生电化学腐蚀的原因,金属腐蚀的危害,防止 金属腐蚀的措施。 ;解读:跟课程标准相比较,有以下差别: 1.更注重知识与能力。 2.对实验性的叙述减少,因为现阶段高考中没有实际实验操作。 3.化学的学科价值叙述减少,因为高考毕竟考的更多的是知识 和能力这个维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渗透应主要在新课阶 段。 ;4.氧化还原反应是电化学的基础;同时,氧化还原反应的热能 是现代社会能源供给的主要形式。所以,把氧化还原反应跟 能量放在了一起。也给我们一个启示,学好这部分,必须学 好氧化还原反应这个概念。 ;(二)本部分的学科价值 1.社会价值 2.知识价值 3.教育价值 4.科学价值 5.升学价值 ;二、化学反应与能量教学存在的问题;(2)不谈化学史 ; 到了1780年,意大利的解剖学家路易吉·阿罗西奥·伽伐尼在解剖青蛙时发现不同金属的两端接触青蛙时有电流通过,这种电流称为动物电。这个现象被同国 的物理学家伏打进行了补充实验,并研 制成功了“伏打电堆”;(3)不谈前景 ①电化学技术是材料科学研究不可缺少的重要方法 ②电化学能源 ③化学和生物传感器 ④生物电化学、有机电化学及导电聚合物 ;2.缺乏科学内涵或曰缺乏科学性 具体来说,我们的课堂缺乏“实证性、严密性、认知冲突 、问题意识”。实证和可重复是科学的存在的依据。; 为什么要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古人云“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 爱因斯坦说过“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美国学者布鲁巴克说: “最精湛的教学艺术,就是让学生提出问题”。 ;(1)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需要。 (2)是全面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需要 (3)是新的学习方式的需要 ; 学生问题意识的现状: 传统教育强调要培养“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重视的是研究如何设计问题,启发学生如何回答,而忽视了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使学生思维不活跃,想象力不丰富,创新精神缺乏,既使有学生提问也仅仅是做不出的习题,提不出高质量的问题。 ;3.对内容的深度挖掘不够,缺乏思维能力的培养 4.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不足 5.教学中应考痕迹明显,但更多的是重复训练 (1)兴趣培养缺失 (2)不重视原理教学,寄希望于大量机械的、重复的练习 ;三、化学反应与能量教学的改进策略;可控核聚变; 2.化学是科学,不是文科,更不单是应考的内容 赏析江敏老师(南京市金陵中学)的“原电池” 一课(P22---P41) ;原电池;实验室制取H2反应的再认识 ;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实证 ;一种能够产生电流的装置 ;当装置中产生电流时,还发生了什么?;实验4 在A烧杯中增加一段与B烧杯中相同质量和形状的铜丝,以消除传热的误差;实验室制取H2反应的再认识 ;当装置中产生电流时,还发生了什么?;;原电池的整体工作状态 ;H+ ;提高能量转化效率的基本方法之一 ;提高电池容量的办法 ;Ca;Ca;2010年中国基本金属产量统计;当能量间的转化被忽略之后 ;思考: ;Ca;Ca;Ca;评“原电池”一课(江敏)—— “化学课的科学内涵”;一、科学的基础是事实,化学事实是化学学习的原点 1. 化学史 2. 化学实验 3. 生产生活事实 二、认知冲突是问题解决的动力 三、科学成果的产生源于严密的推理; 四、建立科学模型是归纳更是认识新问题的工具 五、对“科学的价值——学科的价值”的再认识 六、兴趣与坚持 ;3.思维能力是素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