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3.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绪论?? 珍惜大学生活 开拓新的境界
1、明确本门课程对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性。
2、了解大学生活的特点,尽快适应人生新阶段,自觉培养优良学风,努力实现向创新思维方式的转轨。
3、确立自己的人生发展目标。
【重点难点】
如何适应大学生活,要特别强调树立自主学习、创新学习的理念。在理论方面重点是掌握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以及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意义和方法;在知识方面重点是了解时代特征与历史使命,明确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和成才目标的内容。
【课后作业】
1、大学生怎样尽快适应大学新生活?
2、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和成才目标是什么?
3、谈谈你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科学内涵的理解。
4、结合实际谈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意义和方法。
【教学方法】启发式案例教学;学生讨论与教师讲授相结合。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参考文献】
1、胡锦涛:《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北京:《求是》2006年第9期。
2、江泽民:《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日报》,1998年5月4 日。
3、江泽民:《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九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日报》,2001年4月30日。
4、胡锦涛:《在共青团十四届四中全会上的讲话》,北京:《光明日报》,2000年12月21日。
5、《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6、《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
【教学过程】
绪论 ?珍惜大学生生活?开拓新的境界
问题讨论:同学们,经过十几年的辛勤努力和知识积累,大家已经实现了人生的第一个奋斗目标:考上大学,成为一名大学生。大家思考一下在大学阶段学习《思想道修养课与法律基础课》有没有意义?(讨论时间限制在30分钟内)
讨论后记:同学们畅所欲言,纷纷袒露自己的真实想法。课堂气氛非常活跃,表明大学新生中蕴藏着不尽的智慧宝藏。
教师对讨论内容作总结:同学们观点明确,思想敏锐,老师很佩服你们。针对这一问题我强调两点, 首先在德与才之间,我引用蔡元培的话:德育为完全人格之本,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无益也。其次,在国际竞争问题上,当今国家之间的竞争既表现为经济、科技、军事等硬实力的竞争,又越来越反映在软实力的较量上。在软实力中最关键的是核心价值体系,它直接反映着民族的凝聚力和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教师引言:大学是高等学校,所以目的仍然是求知。然而学习知识,并非大学的精神,更重要的是告诉你在知识的装备下思考,乃至一种创新精神;大学之所以大,是因为它的人文精神,这点和学文学理无关;唯有这人文精神,才让大学生成为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培养人文精神的重要途径。
大学生是受高等教育的学生,知识和思想境界应该高于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国家把大学生当做未来最宝贵的人力资源。大学生应该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大学生稳定,就能够更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进程,更快实现中华民族的和平崛起。国家富强才会有更多的财富惠及中华儿女。
多媒体投影展示:伟大领袖对青年的寄语
“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的身上.”????????????????? —— 毛泽东
“在青年身上寄予了我们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的光辉前景”?? ????????????????????????????——邓小平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有希望,未来发展就有希望”?????????????? ????????——江泽民
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 。
?????????? ?????????????????????——胡锦涛
第一节?适应人生新阶段
从中学到大学,是人生的重大转折,经过高考的洗礼,大学新生们成为了高考中的幸运儿,同学们怀着欣喜的心情,带着点点眷恋,怀着丝丝回忆,抱着个个梦想,热情地向紧张的中学生活挥手告别,然后,带着份份好奇,怀着切切真情,抱着种种希望,步入了向往已久的大学殿堂。大家沉浸在对大学生活、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之中,同时也感觉到大学与中学有着截然不同的生活、学习方式,需要尽快转变角色,适应大学生活。因而,加强对大学生的适应教育,引导大学生了解大学教育规律,熟悉并掌握大学生活特点,合理地规划大学生活,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生活质量,充实快乐的度过大学美好的时光。新同学进校后,应根据自己的目标和具体情况,合理进行定位,确定好远期目标和近期目标,主攻目标和附带目标,不能不切实际地的“眉毛胡子一把抓”。
一、认识大学生活的特点:
面对大学的新天地,开始人生的新起点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