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1-2.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药药理学-----绪 论
一、中药药理学概念、学科任务(第1题)
中药药理学----以中医药基本理论作指导,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药与机体间相互作用的规律。
中药药效学---研究中药对机体的作用、作用机制以及产生作用的物质基础(中药药物效应动力学,pharmacodynamics of TCM)
研究内容:中药的药效学和药动学。
中药药动学---研究中药及其化学成分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及特点(中药药物代谢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 of TCM)
中药药理学
的学科任务
阐明中药药效产生的机制和物质基础。
为提高药物疗效、降低药物毒性、剂型改革、成分分离的研究提供实验依据。
研究中医药基本理论,促进中西医结合。
参与中药的新药开发。
扩大药源、老药新用。
第2题 中药药理作用的特点
一、中药的药理作用特点
1、两重性
2、差异性(个体差异,生物学差异)
3、量效关系难体现(粗制剂;若有效成分量效关系明显)
两 重 性
传统中药理论中的有毒无毒、十八反、十九畏、禁忌等概念,明示中药有不良反应和毒性。虽然中药口服方式给药表现出毒性低、不良反应少的特点,但随着中药新制剂的开发与应用,中药不良反应和毒性问题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常见有胃肠道反应、过敏反应、肝肾毒性等,其中中药注射剂的过敏反应尤为突出。
差 异 性
种属差异
实验动物与人:生物学差异。人和实验动物对大多数中药的反应是一致的,但差异性也同样存在,如茯苓煎剂利尿,对家兔和大鼠灌服无明显作用;巴豆泻下,对小鼠无作用;丹皮酚对动物降压,对人无反应。
实验动物之间:枳实提高家兔子宫平滑肌兴奋性,但对小鼠离体子宫呈现抑制作用。
个体差异(人与人之间、同种属动物之间)。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