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问题及其实质导学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一单元 环境与环境问题
第二节 环境问题及其实质
【学习目标】
掌握环境问题的概念及其分类。
了解人类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环境问题的表现。
理解并掌握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4. 理解环境问题的实质。
【学习材料】
教材、导学案、投影片、视频、同步练习册
【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
(一)根据学习目标自读教材,在自主预习的基础上完成下列填空和判断:
1.环境问题是指在人类社会 活动作用下,环境向 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方向变化而导致的一系列问题。广义的环境问题包括 原因和 原因产生的环境问题。
2.环境问题按表现形式分为 和 。
3.环境问题按先后顺序以及发生机制,可以分为 和 。
4.原生环境问题是指由 引起,而 人为因素或 人为因素参与的环境问题。
5.次生环境问题是指由 引起的环境问题。
6.采猎文明时期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以 和 为代表的生态问题。
农业文明时期人类面临的环境主要是水土流失、土壤盐渍化和荒漠化等一系列 。
工业文明以来,全球性的 和 进一步加剧。
7.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和
。
8.从本质上讲,环境问题就是 问题、 问题。
9.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是截然不同的环境问题,二者之间毫无关系。 ( )
10.发展中国家面临的环境问题是生态破坏,发达国家面临的是环境污染。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生态破坏才是我国面临的环境问题。 ( )
11.自然灾害不是环境问题。 ( )
12.原生环境问题与次生环境问题可以截然分开,它们之间没有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 ( )
(二)提问质疑:在预习过程中对教材内容不理解的地方记录下来并分小组研讨,经过讨论全组都不能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并在课堂上提出。
二、新课学习:
探究活动一:1、试列举当代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
2、请根据本节课学习的环境问题的分类方法,将以上环境问题分成两类,并说明理由。
探究活动二:1、请列举近几年来你关注的规模较大的自然灾害。
2、请列举你了解的我国面临的严峻的生态问题。
3、请说出你生活的环境中存在的环境污染现象。
4、请将刚才列举的环境问题按照发生的先后顺序以及发生机制分为两类。
5、试举一例说明环境问题的“复合效应”。
探究活动三: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产生过程框图
材料二:最近国家环保总局在挂牌督办的黄河沿岸一家重点污染企业做调研时,企业负责人说:“偷排污水每年的净收益往往能达到几十万元,而环保部门最高罚款限额仅为10万元,我宁愿罚款。”
材料三:藏羚羊身上轻软细密的绒毛,可以用来制造一种叫做“沙图什”的披肩。 一条“沙图什” 最高售价可达4万美元一条。暴利的驱使使藏羚羊从九十年代初开始遭遇疯狂盗猎,藏羚羊的悲剧开始了。
以上材料分别反映什么环境问题。每个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三、巩固提升:
读右图,回答以下问题
1、18世纪60年代开始工业化起飞的国家中,最能典型的反映出这种关系的城市是( )
A 柏林 B 伦敦 C 旧金山 D 圣彼得堡
2、根据这种关系发展中国家应该认识到( )
A、环境污染不可避免,只能采取采取“先污染、后治理”的策略
B、后工业化阶段环境问题会自然解决
C、保护环境至关重要,必须杜绝兴建排污量大的企业
D、可以采取措施减少或避免发展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
3、这种关系反映了环境质量的提高主要取决于( )
A、经济发展水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