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问题及其实质》知识梳理学案(第2课时).doc
PAGE
PAGE2/NUMPAGES4
《环境问题及其实质》知识梳理学案(第2课时)
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环境问题的产生实质:就是_______问题、________问题
[梳理巩固]
[基础达标]
(第1题)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的要求,将正确答案的字母代号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第1题)
1.读“21世纪世界人口、自然资源和环境污染变化
趋势图”,据图分析正确的判断是()
A.B曲线表示世界人口的变化趋势
B.A曲线表示自然资源增加的变化趋势
C.B曲线表示21世纪初环境污染严重,但到中叶有所好转
D.C曲线表示世界人口在不断减少
2.下列生态问题的成因,由资源利用方式不当造成的是()
A.水土流失B.酸雨
C.赤潮D.海洋石油污染
读“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图”,回答3-5题。
(第3-5题)经济发展阶段
(第3-5题)
经济发展阶段
A.环境污染不可避免,只能采取“先污染,后治理”的策略
B.后工业化阶段的到来,环境问题总是会自然而然地解决
C.保护环境至关重要,必须杜绝兴建大量排污的工业
D.可以采取措施减少或避免发展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
4.这种关系反映了环境质量的提高主要取决于()
A.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B.人的认识能力不断增强
C.发展中国家工业化战略的不断完善D.发达国家环保政策的不断完善
5.关于人类社会进入后工业化阶段的正确说法是()
A.部分发达国家已进入后工业化阶段,工业产值占GDP值的比重会迅速提高
B.部分发展中国家已进入后工业化阶段,工业产值占GDP值的比重会迅速降低
C.一些发达国家步入后工业化阶段,工业产值占GDP值的比重有所降低
D.二战后许多发展中国家步入后工业化阶段,新兴工业得到迅速发展
[能力训练]
二、双项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符合题目的要求,将正确答案的字母代号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牧童经济”是一个生动的比喻,原指牧童在放牧时,只顾放牧,不顾草地的养护。它是英国经济学家提出的对自然界进行掠夺、破坏性生产的经济模式。其模式主要特点是把地球看作一个取之不尽的资源宝库,并进行无限度地索取,使自然生态遭到毁灭性的破坏,同时造成大量废弃物污染,使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就上述内容回答6-7题。
6.下列恶果不是由“牧童经济”模式造成的是()
A.土地沙漠化B.大气污染C.构造地震D.黄河出现凌汛
7下列人类活动不属于“牧童经济”模式的是()
A.刀耕火种,毁林开荒B.南水北调,发展生产
C.围湖造田,开垦荒山D.植树种草,保持水土
(第8题)三、综合题
(第8题)
8.读“我国局部地区生态环境危急情况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地区属于我国生态环境极危急地区。简述这里主要有哪些环境问题,分析本地区环境问题突出的原因。
(2)简析乙地区应如何合理利用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学以致用]
9.阅读分析下列资料及相关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第9题)目前,土地退化是我国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其中土地荒漠化面积已达267.4万平方千米,约占国土面积的27.4%。防治土地退化已成为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任务。
(第9题)
(1)将下列正确的代号填入图中对应的空白框中(每个代号限填一次)。
a.风力作用为主b.流水作用为主c.年降水量大且多暴雨d.年降水量少且不稳定
(2)导致土地退化的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主要有哪些?
参考答案
1.C2.A3.D4.A5.C6.CD7.BD
8.(1)主要环境问题;生态退化,如土壤次生盐碱化等;环境污染,如大气、水、垃圾等工业和生活污染。原因:自然原因:降水少,水源缺乏;河流径流变化大,下游易出现洪涝灾害;社会原因:人口压力大,重工业为主的工业体系,资源消耗量大、环境污染严重;农业生产中的不合理灌溉、过度使用农药化肥等。(从人口、资源、经济三个方面分析)(2)调整生产结构,由单纯的伐林改为营林;延长产业链;保护和促进森林资源的更新。
9.(1)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分别为:a、b、d、c(2)过度开垦、过度放牧、乱砍滥伐森林、过度樵采、水资源利用不合理、工矿城镇建设造成植被破坏等导致土地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