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儿科护理02--第二章-生长发育.ppt

发布:2019-08-28约1.57万字共15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2、一健康小儿体重18kg,身长100cm,其年龄约为:( ) A.3岁 B.4岁 C.5岁 D.6岁 E.7岁 13、一足月儿,发育正常,体重4.4Kg,能抬头,其月龄应为( ) A、1个月 B、2个月 C、3个月 D、4个月 E、5个月 16、一4个月婴儿,来儿保门诊检查,可认为发育异常的情况是( ) A、前囟未闭,大小为1.5cm*2cm B、乳牙未萌生 C、头尚不能抬起 D、不能伸手取物 E、拥抱反射消失 17、某儿,体重9.2kg,身长75cm,头围46cm,胸围46cm,牙齿8枚,其年龄约为 A.8个月 B.10个月 C.12个月 D.16个月 E.18个月 * * * * 60%以上的儿童期 ADHD 持续到成年1,ADHD患者的整个成长过程都会受到影响。 ADHD对学龄前儿童的主要影响是导致患儿行为紊乱。 在学龄期,除行为紊乱外,患儿会出现学习问题、社交困难、和自尊问题。 至青少年期,患儿除学习问题、社交困难和自尊问题外,还会发生违法犯罪、吸烟和外伤等问题。 在大学阶段,ADHD对患者的主要影响为学业失败、职业困难、自尊问题、物质滥用、外伤/事故等问题。 至成人期,患者面临的问题主要为职业失败、自尊问题、社会关系问题、外伤/事故、物质滥用等。 1. Baren M. ADHD in adolescents: Will you know it when you see it? Contemporary Pediatrics 2002; 19: 124-141. 为什么说“3岁看大,7岁看老” 3岁和7岁,正是婴幼儿成长过程中的主要矛盾,抓住这两个关键点,就能够使孩子的教育取得很好的效果。父母应该在3岁和7岁这两个节骨眼上多下工夫,多在孩子的教育上投入精力,以保证孩子有一个光辉的未来。    中国自古就有这样一句话:“3岁看大,7岁看老”,它简单明了地概括了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从3岁的孩子的心理特点、个性倾向,就能看到这个孩子青少年时期的心理与个性形象的雏形;而从7岁的孩子身上,你能看到他中年以后的成就和功业。 3岁和7岁在古代虽然只是一个概数,但是却已被现代科技证明是非常有道理的。   伦敦精神病学研究所教授卡斯比曾经做了这样的一份报告,报告称,通过3岁幼童的言行就可预示他们成年后的性格。这一报告为“3岁看大”的说法提供了有力的证据,曾经引起世界性的轰动。 1980年,卡斯比教授同伦敦国王学院的精神病学家对1000名3岁幼儿进行了面试,根据面试结果,这些幼儿被分为充满自信、良好适应、沉默寡言、自我约束和坐立不安5大类。   2003年,当那些孩子26岁时,卡斯比等精神病学家再次与他们进行了面谈,并且通过这些人的朋友和亲戚进行了详细地调查,结果如下:    当年被认为“充满自信”的幼儿占28%。小时候他们十分活泼和热心,为外向型性格。成年后,他们开朗、坚强、果断,领导欲较强。   40%的幼儿被归为“良好适应”类。当年他们就表现得自信、自制,不容易心烦意乱。到26岁时,他们的性格依然如此。    当年被列入“沉默寡言”类的幼儿占8%,是比例最低的一类。如今,他们要比一般人更倾向于隐瞒自己的感情,不愿意去影响他人,不敢从事任何可能导致自己受伤的事情。    10%的幼儿被列入“坐立不安”类,主要表现为行为消极,注意力分散等。如今,与其他人相比,这些人更容易苦恼和愤怒。熟悉他们的人对其评价多为:不现实、心胸狭窄、容易紧张和产生对抗情绪。   还有14%的“自我约束”型的幼儿长大后的性格基本和小时候一模一样。 由此可见,3岁是孩子成长的一个重要阶段,儿童心理专家和教育家们把从出生到3岁这个阶段称为婴幼儿期,这个阶段是儿童生理和心理发育最迅速的时期。另外,他们还发现了下面的成长规律:    1. 性格:孩子成年后的性格基本上在3岁之前就已经定型,3岁之后变化不大;    2. 智商:儿童的脑细胞组织在3岁之前就已经完成60%,这时期的儿童脑部具有很强的吸收能力;       3. 学习:3岁之前是儿童的感觉、记忆和思维的形成过程中最为敏感的时期,3岁之前的学习活动将事半功倍。 4. 身高:3岁之前是孩子身高发展最为关键的阶段,3岁之前对身高造成的损害将永远无法弥补。 儿童心理专家和教育家们把从3~7岁这个阶段称为学前期。所谓“7岁看老”是指在7岁时幼儿的个性倾向开始形成,7岁之后,基本上就难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