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儿科护理学第二章生长发育(第九版).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目的要求 1、掌握体格生长常用指标及其正常值和计 算公式、前后囟闭合时间和牙齿的发育。 2、熟悉生长发育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脊柱发育、 运动发育和语言的发育。 3、了解生长发育的概念、神经心理发育及其评 价,生长发育的特殊问题及干预措施。 重点、难点 1、生长发育规律 2、体格生长的常用指标及正常值, 体重和身高的计算 3、小儿运动发育的规律 生长发育的概念 生长:指小儿身体各器官、系统的长大和形态变 化。可用测量的方法表示其量的变化。 发育:指细胞、组织、器官的分化完善与功能上 的成熟。表示质的变化。 精、卵结合到小儿出生(约40周) 胚胎期(成胚期);胎儿期 特点: 胎儿完全依靠母体生存,易受内外因素的影响 二.新生儿期(neonatal stage) 从胎儿脐带结扎至出生后满28天 特点: 适应环境的过渡时期,死亡率高 ※围产期 胎龄满28周至出生后满7天。 特点: 体重、身高迅速增长(第二个高峰) 第二性征出现 易出现心理、行为、精神方面的问题 各年龄小儿呼吸、心率(脉搏)次数 第三节 小儿体格发育评价 二、骨骼的发育 1、头颅骨的发育 2、脊柱的发育 3、长骨的发育 2、脊柱的发育: 3月抬头 出现凸向前的颈曲 6月会坐 出现凸向后的胸曲 1岁走路 出现凸向前的腰曲 3、长骨的发育 四、生殖系统的发育 略 第四节 小儿神经心理发育 神经心理发育是小儿健康成长的一个重要方面,与体格发育相互影响,主要反应在日常的行为,故又称为行为发育,包括感知、运动、语言、情感、思维、判断和意志、性格等方面,以神经系统的发育和成熟为物质基础。 在胎儿期,神经系统的发育领先于其他各系统,尤其是脑的发育最为迅速。 脊髓的发育: 出生时已基本成熟,2岁时已接近成人。 新生儿脊髓下端位于第二腰椎下缘 4岁时平第一腰椎。 穿刺时要注意: 婴幼儿:以4-5腰椎间隙为宜。 4岁后: 同成人。 神经反射发育 出生后即具有一些生理反射如:角膜反射、对 光反射、 吞咽反射终身存在。吸吮反射1岁后消 失。握持反射、拥抱反射2~4月消失。 新生儿、婴儿腱反射较弱,腹璧反射、提睾 反射不易引出,1岁时才稳定。 3~4月婴儿四肢肌张力高,克氏征、布氏征可 呈阳性。 小儿 运动发育过程: 1.5 岁 — 爬台阶, 2 岁 — 双脚跳、用勺吃饭, 3 岁 — 能跑、洗手和脸, 4 岁 — 爬楼梯、穿鞋, 5 岁 — 单脚跳、系鞋带。 ?? 小儿神经心理发育 一、神经系统发育 二、感知的发育 1、视感知的发育 2、听感知的发育 3、味觉和嗅觉的发育 4、皮肤感觉的发育 5、知觉的发育 新生儿:有视觉感应,只能看清15 ̄20cm距离内的事物 2个月起可协调注视物体 3 ̄4个月可追寻活动的物体或人 4 ̄5个月开始认识母亲或乳瓶 5 ̄6个月可以注视远距离的物体 18个月时已能区别各种形状 1.视感知 2.听感知 新生儿:听力差 3 ̄4个月:有定向反应 6个月:能区别父母的声音 7 ̄9个月:能确定声源,区别语气 1岁:能听懂自己的名字 2岁:可精确区别不同声音 3.味觉和嗅觉 新生儿味觉相当灵敏,能辨别不同的味道,不同刺激可表现出不同的面部表情,其中最明显的是对甜食的“偏爱”。 出生时嗅觉已发育完善,新生儿对愉快和不愉快气味刺激会出现不同的表情。 4.皮肤感觉 触觉:新生儿很灵敏,敏感部位是唇、口周、手掌及足底等,出现先天的反射动作 痛觉:新生儿已有,但反应迟钝,2个月后才逐渐完善 温度觉:新生儿很灵敏,环境温度骤降时即啼哭,保暖后就安静。 深感觉。 5.知觉的发育 知觉是人对事物的综合反应,与各种感觉能力的发育密切相关。5-6个月时随动作能力的发展及手眼的协调动作,逐步了解物体各方面的属性。其后,随着语言的发展,1岁末小儿开始有空间和时间知觉,3岁能辨上下,4岁能辨前后,5岁能辨左右,4-5岁时开始有时间概念,如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