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富起来到强起来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统编版.docx
第12课富起来到强起来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统编版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师:
单位: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道德与法治
2.教学年级和班级:五年级(下册)
3.授课时间:2023年3月15日,星期三,第3节
4.教学时数:45分钟
二、教学内容
1.课程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伟大成就,认识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责任意识。
2.教学重点:掌握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就及其原因。
3.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认识我国的发展历程,理解改革开放的重要性。
三、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图片、视频等资料,引导学生感受我国的发展变化。
2.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具体的事例,使学生了解我国改革开放的成就。
3.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认识和感受。
四、教学步骤
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我国的变化。
2.讲授新课:讲解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就及其原因。
3.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的事例,使学生深入了解我国的发展成果。
4.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认识和感受。
5.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改革开放的重要性。
6.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思考我国未来发展的方向,并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如何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力量。
五、教学评价
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问题和讨论的表现。
2.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
3.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的阐述和交流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具体包括:
1.社会责任:使学生能够认识并关注国家的发展,理解自己作为公民的责任和义务,积极投身于社会建设。
2.法治观念:通过学习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法治建设成果,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尊重法律,维护社会秩序。
3.思辨能力:引导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我国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挑战,思考未来的发展方向。
4.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的价值观。
三、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伟大成就及其原因。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认识我国的发展历程,理解改革开放的重要性。
解决办法:
1.运用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图片和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国家的变化,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2.使用案例教学法,分析具体的事例,使学生深入了解我国的发展成果。引导学生从案例中总结经验,理解改革开放的重要性。
3.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彼此的认识和感受,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通过小组讨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我国的发展历程。
4.在总结提升环节,强调改革开放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我国未来发展的方向,并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如何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力量。
四、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统编版教材。
2.辅助材料: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图表、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包括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成就、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实例等。
3.实验器材:本节课不涉及实验操作,无需准备实验器材。
4.教室布置:根据教学需要,将教室布置为分组讨论区,设置讨论桌椅,以便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同时,预留出展示学生成果的区域,以便于学生展示和分享。
五、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目标:引起学生对“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兴趣,激发其探索欲望。
过程:
开场提问:“你们知道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伟大成就吗?它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展示一些关于我国改革开放的图片或视频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国家的发展变化。
简短介绍我国改革开放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2.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目标:让学生了解我国改革开放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和原理。
过程:
讲解我国改革开放的定义,包括其主要组成元素或阶段。
详细介绍我国改革开放的组成部分或重要政策,使用图表或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
3.案例分析(20分钟)
目标: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我国改革开放的特性和重要性。
过程:
选择几个典型的我国改革开放案例进行分析。
详细介绍每个案例的背景、特点和意义,让学生全面了解我国改革开放的多样性或复杂性。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案例对实际生活或学习的影响,以及如何应用改革开放解决实际问题。
4.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与我国改革开放相关的主题进行深入讨论。
小组内讨论该主题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