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概要1.ppt

发布:2017-07-09约4.73千字共2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现代中国外交四个演变阶段: “一边倒”(49-50年代中) 60年代两只拳头出击 70年代一条线、一大片 80年代以来无敌国外交 第23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课程标准】 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 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倒在地上办外交呢?中国一百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我们不学他们。我们不要被动、怯懦,而是认清帝国主义的本质,要有独立精神,要争取主动,没有畏惧,要有信心。所以,凡是没有承认我们的国家,我们一概不承认它们的大使馆、领事馆和外交官的地位,只把它们的外交官当作外侨来看待,享受法律的保护。他们犯了法,我们一样照法办事。它们对我们没有办法。 ——周恩来《新中国的外交》(1949年11月8日) ①旧中国的外交是一部屈辱的历史。 ②新中国必须制定出完全不同于以往的新的外交政策。 ③新中国的外交应该建立在独立、自主、平等、互利等原则基本之上。 《辛丑条约》 《二十一 条》 《中美商约》 影响一个国家外交政策的因素有: 国家性质: 国际环境: 综合国力: 国家利益: 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巩固政权,恢复发展经济(外交的出发点) 经济基础薄弱 两大阵营对立斗争,世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一、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方针制定的背景 两大阵营的对立和斗争 (1) 资本主义阵营(削弱) (2) 社会主义阵营(壮大) (3)亚非拉大批民族国家独立 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充满敌意 美国对中国的敌视、封锁、包围 (4)新中国的成立 国际环境 有利形势 不利形势 最突出特点 国内形势 历史:新中国是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基础上建立的,帝国主义与旧中国存在不平等的外交关系,而且在华有特权和不正当势力 现实:建国之初,百废待兴,基础薄弱,综合国力不强 目的:巩固政权、保卫和平、捍卫主权、打破封锁。 一、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外交方针的制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 《共同纲领》 早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就明确指出:“中国必须独立,新中国必须解放,中国的事情必须由中国人民自己作主张,自己来处理,不容许任何帝国主义国家再有一丝一毫的干涉。” ---《毛泽东选集》第1354页 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的惟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毛泽东的声明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一、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3、具体外交方针 内容 含义 意义 另起炉灶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一边倒 不承认旧的屈辱外交关 系,而在新的基础上另建 新的平等外交关系 改变了半殖民地的地位,在国际交往中独立自主,标志屈辱外交终结。 先消除帝国主义在华残 余势力和一切特权,再 考虑与西方国家建交 巩固新中国的独立与主权,奠定与世界各国建立平等互利外交关系的基础 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 阵营一边 在国际交往中不致孤立,有利于捍卫主权和革命成果。 ①中国当时为什么要采取“一边倒”? 1.两大阵营的对立; 2.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敌对政策; 3.苏联对中国给予了大力支持和援助。 ②既要“独立自主”又“一边倒”岂不矛盾? “一边倒”以“独立自主”为前提,绝不是盲目地顺从苏联,二者并不矛盾。 思考: 1、《共同纲领》第二十五条 “对于国民政府与外国所订立的各项条款和协定……或废除,或修改,或重订。”这一规定主要体现下列哪一外交政策? A.“一边倒”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另起炉灶”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关于帝国主义对我国的承认问题,不但现在不应急于去解决,而且就是在全国胜利以后的一个相当长时期内也不必急于去解决。”与此对应的是哪项外交政策?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一边倒” C.“另起炉灶” 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3、毛泽东指出:“一边倒,是孙中山的四十年经验和共产党的二十八年经验教给我们的,深知欲达到胜利和巩固胜利,必须一边倒。”“一边倒”是指倒向 A.不结盟运动一边 B.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C.民族解放运动一边 D.帝国主义阵营一边 二、建国初期的外交成就 1、新中国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