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说课稿-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科人教版上册.docx

发布:2025-03-05约4.1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说课稿-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科人教版上册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中的课题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本节课旨在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了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教材内容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包括:1.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通过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设计方案、进行实验、得出结论。2.增强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学会使用实验室常见仪器和药品,掌握安全操作规范。3.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认识到二氧化碳排放对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绿色化学的观念。4.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分工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①理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掌握反应物选择、反应条件控制、气体收集方法等基础知识。

②掌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步骤,包括反应装置的搭建、药品的取用、气体的收集和纯化等操作技能。

2.教学难点,

①理解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如溶解性、密度、与水的反应等,并能将这些性质应用于实验设计和解释实验现象。

②正确操作实验,确保实验安全,尤其是在处理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时,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③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并能够对实验结果进行合理解释,包括对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误差进行分析。

④培养学生的实验创新思维,鼓励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提出改进方案,提高实验效率和安全性。

教学资源

软硬件资源:实验室常用仪器(如锥形瓶、长颈漏斗、集气瓶、酒精灯、铁架台、石棉网、石灰石等),实验药品(如稀盐酸、石灰石等)。

课程平台:多媒体教学平台,用于展示实验步骤、实验原理和相关视频资料。

信息化资源:网络上的实验操作视频、二氧化碳性质的相关科普文章、实验报告模板等。

教学手段:实物演示、小组合作实验、多媒体教学、课堂讨论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要一起探索一个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化学现象——二氧化碳的制取。在自然界中,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同时也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气体。那么,二氧化碳是如何在实验室中制取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揭开这个奥秘。

二、新课讲授

1.实验原理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二氧化碳可以通过石灰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反应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2.实验步骤

(1)首先,我们需要准备一个锥形瓶,并加入适量的石灰石。

(2)然后,用长颈漏斗向锥形瓶中加入稀盐酸。

(3)此时,我们可以观察到锥形瓶内产生大量气泡,这是二氧化碳气体生成的现象。

(4)为了收集二氧化碳气体,我们可以将集气瓶倒置在锥形瓶口,利用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的性质,将气体收集在集气瓶中。

(5)最后,我们可以将收集到的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观察石灰水变浑浊的现象,从而验证二氧化碳的存在。

3.实验现象与结论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观察到了以下现象:

(1)锥形瓶内产生大量气泡,说明二氧化碳气体正在生成。

(2)收集到的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说明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发生了反应。

根据实验现象,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可以制取二氧化碳气体。

(2)二氧化碳气体可以通过集气瓶收集。

(3)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使石灰水变浑浊。

三、巩固练习

为了巩固今天所学的知识,我将给大家出一道练习题。

题目:请根据实验原理,设计一个实验方案,验证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

(提示:可以使用气球、蜡烛等实验器材)

四、课堂讨论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和实验步骤。接下来,我们来讨论以下几个问题: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为什么选择石灰石和稀盐酸作为反应物?

2.在实验过程中,如何确保实验安全?

3.如何提高二氧化碳的收集效率?

4.除了石灰石和稀盐酸,还有哪些物质可以用来制取二氧化碳?

五、总结与拓展

六、课后作业

1.请同学们查阅资料,了解二氧化碳在生活中的应用。

2.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验证二氧化碳的溶解性。

3.请同学们思考:如何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

知识点梳理

1.二氧化碳的性质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

-化学性质:酸性氧化物,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能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金属碳酸盐。

2.二氧化碳的制取

-原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