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S塑料胶体钯-化学镍电镀前处理工艺.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 36 卷 第 7 期材 料 保 护Vol. 36 No. 72003 年 7 月July 2003MATERIALS PROTECTIONABS 塑料胶体钯-化学镍电镀前处理工艺郭伟荣,曾鑫,项昕(杭州东方表面技术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0012)[摘要] 介绍了一种低成本、高稳定性 ABS 塑料胶体钯-化学镍电镀前处理工艺。与传统工艺不同之处在于,它主要采用含钯量低、活性高的活化液,高效解胶性的解胶剂和高稳定性、长寿命的碱性化学镀镍溶液。此活化液中的钯含量低于 18 mg / L 时,仍可正常使用。[关键词] 塑料电镀;胶体钯;解胶;化学镀镍[中图分类号] TO153[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1 - 1560(2003)07 - 0048 - 020前言塑料具有轻质、可塑性好、表面细致、光滑等特点,并可以根据需要制成不种形状,再经过电镀起装饰、防护等作用。电镀后的塑料制品和普通塑料相比,具有更强的装饰性。而和金属电镀[1]加工件比,塑料电镀产品具有轻质、易加工、表面光泽性和整平性好等优点,因而在汽车、摩托车、五金、日常家用品中有广泛的用途。随着塑料电镀越来越广的应用,对电镀质量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传统的硝酸银-化学镀铜工艺,具有操作简易、成本低等特点,但工艺稳定性差,镀层表面易产生麻点。化学镀铜多采用甲[2]醛作还原剂,对身体有较大的伤害。此工艺也不适合自动化生产,很难适应塑料的高品质电镀要求。胶体钯-化学镀镍工艺已问世近 30 年,与硝酸银-化学镀铜相比,此工艺稳定、简便、所需的劳动力少、得到的镀层质量更好,并可用于自动线生产。但传统的胶体钯-化学镀镍工艺成本较高,特别是胶体钯活化液,钯含量一般为 150 ~ 600 mg / L,同样的活化,其成本是硝酸银的 10 倍以上。而传统的化学镀镍溶液自身仍存在一定的稳定性问题,使用周期较短。为此,开发了一种低成本、高稳定性的塑料胶体钯-化学镀镍前处理工艺。此工艺的胶体钯活性极高,在 15 mg / L 左右的钯含量下,活化液仍可使用;化学镀镍溶液成本低、稳定性更好、使用周期更长,并开发了一种比传统性能要好的解胶剂。工艺流程除油!水洗!酸洗!粗化!回收!水洗!还原!水洗!还 原!水洗!预浸!胶体钯活化!回收!水洗!解胶!水洗!化学镀镍!回收!水洗!预镀。工艺处理及配方[收稿日期] 2003 - 03 - 242 . 1除油一些应力高的 ABS 塑料应先适当去应力后再除油,而多数ABS 塑料可以直接进行除油。在注塑加工及其他处理过程中,塑料上难免沾上油迹,通过除油可以有利于塑料表面粗化均匀,同时增加粗化液的使用寿命。对于手工线、塑料镀件可以采用手工擦洗除油后再上挂;对于自动线、塑料镀件可以直接上挂除油。配方及工艺条件为:SP-120~ 40 g / L温度40~ 50 C时间3 ~ 10 min2 . 2酸洗主要是延长粗化液的使用寿命,配方为硫酸 100 ml / L。2 . 3粗化在塑料电镀过程中,粗化是很重要的一环,粗化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镀层的结合力、光亮度及镀层的完整性。通过粗化,使镀件表面具备亲水性,同时使表面形成微孔状以保证胶体钯的吸附和镀层的附着力。常用配方及工艺条件为:铬酸350 ~ 450g / L硫酸350 ~ 400g / L润湿剂适量温度60 ~ 72 C时间6 ~ 15 min2 . 4还原还原的作用是去除镀件表面残留的铬酸,保证活化液的使用寿命。本工艺采用两道还原可以使还原剂含量很低,这样,既降低成本,又可保证还原的彻底。配方及工艺条件:焦亚硫酸钠2~ 5g / L盐酸适量p~ 值3~ 4时间2~ 4 min2 . 5预浸预浸作用是增加活化液的使用寿命,减少活化液的无谓损! ABS 塑 料 胶 体 钯 - 化 学 镍 电 镀 前 处 理 工 艺耗。预浸液可对活化液起到一个缓冲作用,减少前面可能出现的E200A 为工作液提供镍离子,并含有适量的有机酸组合络合有害物质进入活化槽,防止活化液中的盐酸被稀释以及胶体钯直剂、促进剂等;E200B 主要含有以次磷酸钠为主的还原剂,并含有接和镀件表面的中性水接触而导致的破坏性水解。适量的组合络合剂、抑制剂、润湿剂等。盐酸150 ~ 200 ml / LE200A100 ml / LBPP-18 ~ 12 ml / LE200B100 ml / L2 . 6 活化氨水适量pH 值经粗化的 ABS 塑料表面呈微孔状,通过活化可以在其表面吸8 ~ 10温度附一层均匀的 Pb/ Sn 胶体,为后面的化学镀镍提供催化中25 ~ 45 C时间心———细微的钯金属小颗粒。5 ~ 8 min通常在钯含量相同的情况下,塑料经过处理的活化剂活性越每消耗0. 6 g 镍,需补充 E200A、E200C 各 10 ml。预镀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