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最新]第13课辛亥革命学案.doc

发布:2017-04-20约2.48万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主备人:张云霞 审核人: 高一年级组 使用日期:2015- 13课 辛亥革命班级: 组别: 学生评价: 教师评价: 【学习目标】1、用自己的语言表述重要概念和内容:同盟会;武昌起义;中华民国成立;《临时约法》;辛亥革命的意义。2、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改变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由此要学会对所学历史事件进行分析、归纳,透过历史演变认识事物本质。【学习重难点】重点:中国同盟会的成立和三民主义;南京临时政府和《中华民国约法》;辛亥革命的失败及其历史功绩。难点:如何正确评价辛亥革命。【学法指导与使用说明】依据预习案通读教材,进行知识梳理,勾画课本并写上提示语、标注序号;熟记基础知识。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示出来,并填写在“我有问题问老师”,以备课上集体讨论、突破。【知识链接】 地主阶级抵抗派的梦想因政治腐败而英雄气短,地主阶级洋务派的努力因制度腐朽而望洋兴叹,农民阶级的两大运动因自身的局限而功败垂成,资产阶级的戊戌变法因软弱和妥协而饮恨京城。【自主预习案】知识梳理一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背景(酝酿)1、政治条件: 签订后,中国 加深,中国人普遍感到 腐 败无能,应当推翻;2、经济和阶级基础:中国 发展, 力量不断壮大;3、思想武器: 思想的传播;内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 、 等学说;人物: 、 和 ; 4、组织基础: 等革命团体和 的建立;5、军事基础:革命党人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其中最为壮烈的是 , 6、有利时机:四川的 。中国同盟会:①时间: 年 月 ②地点: ③政治纲领: 、 、 、 。后来,孙中山 在《民报》的发刊词中将这十六个字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作为 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④机关刊物:《民报》⑤性质:近代中国 统一的 革命政党。(三) 辛亥革命过程1、时间: 2、结果;革命军占领________,湖北军政府成立, 国号“ ”。 3、影响: 在全国的统治土崩瓦解。知识梳理二 中华民国成立㈠中华民国成立概况: 1、时间: 年1月1日 2、临时大总统: 3、都城: 4、国旗: ㈡《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主要内容:①主权在民 ② ③ 2、性质:是中国近代史上 的宪法。 3、意义:具有 的进步意义。知识梳理三 中国民主进程的丰碑帝国主义袁世凯清政府 任命 支持帝国主义袁世凯清政府进攻汉口和汉阳经封济锁外交孤立军事威胁政治讹诈进攻汉口和汉阳经封济锁外交孤立军事威胁政治讹诈 立宪派和旧官僚革命党人 施压 革命阵营 立宪派和旧官僚革命党人 施压 革命阵营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