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三聚氰胺的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doc

发布:2017-02-16约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三聚氰胺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三聚氰胺(Melamine)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化工原料。由于三聚氰胺分子中氮原子的质量分数高达66%且价格低廉近年来一些不法商贩将其掺入奶制品中提高氮含量以冒充蛋白质。然而三聚氰胺对人体有害摄取一定量的三聚氰胺可能导致肾脏和泌尿系统的疾病所以检测饮用水及食品中的三聚氰胺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目前国内外用于检测三聚氰胺含量的主要方法有高效液相色谱(HPLC)、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和毛细管电泳-质谱联用(CE-MS)等。这些传统方法通常需要复杂的预处理或者贵重的检测设备导致检测时间的延长和检测费用的增加。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愈加关注和政府机构对食品安全监管力度的增强传统的三聚氰胺检测方法已经越来越不能够满足快速、简便地检测三聚氰胺的需求所以研究和开发出一种快速、高灵敏度、高选择性的三聚氰胺检测方法迫在眉睫。 近年来新型的三聚氰胺检测方法不断涌现。其中比色法和荧光法检测三聚氰胺由于其快速、灵敏、选择性好及可信度高的优点目前已经越来越广泛地用于污染物检测。焚光法检测三聚氰胺是基于石墨稀氧化物(Graphene oxideGO)表面发生的荧光能量共振转移作用荧光发生淬灭。FAM标记的DNA与三聚氰胺结合使DNA链变形脱离GO表面荧光得到恢复。依据荧光分光光度计中荧光信号的恢复程度对样品中三聚氰胺的含量进行检测。 自鹿奶粉事件之后,中国、美国政府制定定了食品和饲料中三聚氰胺及相关污染物含量的限量标准,在 2008年10月8日相关部门制定了乳与乳制品中三聚氰胺的限量标准: 1)婴幼儿乳粉中三聚氰胺的含量不高于1 mg/kg,即限量值为1 mg/kg。奶粉、液态奶其他配方乳粉中三聚氰胺,限量值为2.5 mg/kg。含乳15%以上的食品中三聚氰胺,检测线为2.5 mg/kg。 2)美国则是在经过宠物食品污染事件后,饲料中禁止添加三聚氰胺。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FDA)日前对食物中三聚氰胺的含量制定限量标准,成人每天食用2.5 ppm以下的受污染食物食物(1.5kg)应对健康无虞,但婴儿食品不得有三聚氰胺验出。 因此,如何快速,高效、准确的三聚氰胺的检测方法是人民健康安全的第一保证。目前三聚氰胺的检测主要有(1)毛细管电泳法[],(2)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气相色谱/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GC-MS)[],(3)酶联免疫法(ELISA)[],(4),电化学方法[](5)纳米材料比色法[],(6)荧光比色法[]等。下面对几种比较典型的方法进行逐一概述。 1.1.4.1 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HPLC):该方法是我国检测牛奶以及乳制品中三聚氰胺含量的国标法之一。原理:用乙腈作为原料乳中的蛋白质沉淀剂和三聚氰胺提取剂,强阳离子交换色谱柱分离,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器/紫外检测器,外标法定量。王浩[34]利用固相萃取与高效液相色谱联用测定宠物食品中三聚氰胺。色谱条件为:色谱柱为 C18 柱(250 mm×4.6 mm 5 μm);流速:1.0 mL/min;柱温:30 ℃;进样量:20 μL;检测波长:240 nm;流动相:A 为 100%甲醇,B 为离子对缓冲液(由 0.01 moL/L 柠檬酸及辛烷磺酸钠组成,pH 3.0),检测器为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得到非常满意的结果。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卢业举[5]使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建立测定食品中三聚氰胺含量的检测方法:该方法利用三氯乙酸超声萃取样品中的三聚氰胺,乙酸锌溶液沉淀蛋白质后,将提取液离心、过滤、净化、衍生后采用 GC-MS/MS 的多反应监测模式(MRM)进行检测,方法的重现性良好,6次重复测定的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9 %;最低定量检测限(S/N=10)为 1μg/kg,在 0.1-100 μg/L 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应用所建立的方法测定了含乳饮料、奶糖、奶粉、饼干等食品中的三聚氰胺含量。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李爱军[6]应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饲料中三聚氰胺残留:试样用 V(乙腈):V(H2O)=1:1 溶液,提取,高速离心后,供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定性定量分析。流动相为 V(乙腈):V(H2O)=80∶20 混合溶液,采用电喷雾离子源,定性离子对为 127.2/85.2 和 127.2/68.2;定量离子对为127.2/85.2在添加0.5-10.0 mg/kg 的三聚氰胺标准品时的回收率为92.6%-103.2%相 对 标 准 偏 差 (RSD) 在 0.8%-2.0%检 出 限 为 0.2 mg/kg 。E.Braekevelt[]等将三聚氰胺的 C 元素和 N 元素用同位素标记法,利用液相色谱串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