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课件---认知心理学第一章_认知心理学绪论.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认知心理学COGNITIVE PSYCHOLOGY 主讲教师: 钟毅平博士 授课对象: 心理学专业 参考书介绍 第一节 概述、起源和隐喻 研究低层次认知过程时,采用速视法、分听法、目标搜索法 研究高层次认知过程时,采取口语报告法、内容分析法、分析法 近十年来,更多地采用计算机技术,以及脑成像技术和脑神经科学新的理论和新的技术,为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提供了十分有效的新手段 3、20世纪90年代开始融入联结主义思想,大大促进了认知心理学对人的心理过程微观结构的探索 第一节 概述、起源和隐喻 4、广义的认知心理学主要探讨人类内部的心理活动过程、个体认知的发生与发展,以及对人的心理事件、心理表征和信念、意向等心理活动的研究 5、狭义的认知心理学是以信息加工理论观点为核心的心理学,以个体的心理结构与心理过程为研究对象,探讨人类认知的信息加工过程 6、认知心理学是研究人的高级心理活动过程的学科,即研究人接受、编码、操作、提取、和利用知识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知觉、语言、智能、表象、思维、推理、问题解决、概念形成和创造性(美国百科全书,1980) 第一节 概述、起源和隐喻 7、对认知活动的三种理解 认知活动是人脑对信息的加工过程 认知活动是人脑对符号的处理过程 认知活动是问题解决过程 它们都是当代认知心理学的基本观点,其共同的认识为,人类认知活动过程不是一个被动地接受或加工信息、符号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而是一个主动地、积极地加工和处理输入信息、符号与解决问题的动态系统 第一节 概述、起源和隐喻 8、认知心理学的兴起对心理学分支学科的影响 对探讨人的心理活动过程的研究领域的扩大 从心理物理函数的收集走向对人的内部心理机制的提示 从分析性研究转向综合性研究 重视个别差异、社会文化差异以及对个案的研究 (二)人类的认知系统及其特征 1、人类的认知系统 人由两大系统组成,一个是维持生存的系统,它涉及到人类的情绪、需要、动机、意志以及维持生命与延续生命的部分 另一个是认知的系统,它涉及到个体获取知识和经验的内部心理操作过程,以及个体学习与运用知识的过程 这两个系统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见图1-1) 2、人类认知系统的基本特征 第一,人是一个符号运算系统。人类具有接收、存储、加工和运用符号(语言、文字、记号)的功能与能力。动物只具有对信号作出简单条件反射的行为,两者不仅存在数量上的差别,而且还呈现出质上的差异 2、人类认知系统的基本特征 第二,人类的认知系统是一个多阶段、多层次的信息传递系统。感觉登记、模式识别、短时记忆系统、长时记忆系统、注意 第三,人类信息加工能力的有限性。研究表明,在感觉登记、注意、记忆等方面都存在一定限度 2、人类认知系统的基本特征 第四,人是一个具有习得与发展有效认知策略的系统。认知策略可以提高一个人对信息加工与处理的效率,并能够遵循科学的认知活动规律,去知觉、记忆、思维和解决问题,以取得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2、人类认知系统的基本特征 第五,人是一个新旧图式整合、建构、重构而获得知识的系统。新旧知识有机联结的两种方式:同化和顺应。它们是一个人拥有层次性和累积性知识的原因,也是一个人能够在认知系统中存储知识的基本特性 第六,人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监控认知系统。元认知 第一节 概述、起源和隐喻 2、信息论思想的渗透,为信息加工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申农用图表示信息的传输过程 第一节 概述、起源和隐喻 认知心理学从申农的通讯科学理论中引入了以下概念: 第一,信息装置 第二,信息编码 第三,通道容量 第四,系列加工和平行加工(连续的过程和平行的过程) 第一节 概述、起源和隐喻 3、计算机科学是当代认知心理学产生与发展的最重要条件 计算机对逻辑符号的操作与运用和人在思维时对语言、符号的操作与运用之间具有类似之处,从而在形式上把心理活动理解为对符号的操纵或加工过程 西蒙和纽韦尔提出,可以把计算机和人脑这两者的内部工作当作符号操纵系统或符号计算系统来看待 第一节 概述、起源和隐喻 三、认知心理学的隐喻 认知心理学的发展,主要体现在研究范式的演变方面 目前有两大研究范式或两大研究纲要:符号操作系统范式与联结主义范式 (一)符号操作系统范式 又称为信息处理模型、符号处理模型、串行处理模型 计算机隐喻是该范式确立的前提和基石 即把计算机作为人脑功能的一种心理学模型,从中引申出人的认知过程或心理活动是一种“计算”的观念 (一)符号操作系统范式 符号:泛指代表、表示或意指他物的一切东西(纽韦尔,西蒙)。所谓符号就是模式,任何一个模式只要它能和其他模式相区别,它就是一个符号。如英文字母、书上的文字符号、空间中的光波和声波。既可以是物理的符号,也可以是人脑中抽象的符号,如言语、表象等 符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