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心理学绪论.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二、发展的规律 如:儿童动作的发展(整体到局部;中央到边缘;上到下;大肌肉到小肌肉;无意识到有意识); 儿童道德的发展(他律到自律;效果到动机); 思维的发展…… 三、科学的心理观 人的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的反映。 1、人的心理是物质运动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心理的器官。 现代科学研究积累的资料增加了佐证 ①说话中枢在额叶,受损伤就不能说话或说不出成句的话,也不能很好地根据言语信息调节自己的行动。 ②阅读中枢在枕叶,受损伤,随视觉正常,但看不懂文字的意思。 ③边缘系统受损,情绪活动、内脏器官的活动、短时记忆、寻食、防御、生殖行为均受到影响。 ④从清醒安静到深睡:α→ β→ θ→ γ波动。 2、心理现象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只有客观事物作用于脑,才有心理现象。 心理现象来源于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现实(自然和社会) 人的心理来源于客观现实,主要是社会现实 人的心理发展主要受到社会生活条件的影响,具有明显的社会性。(兽孩) 3、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按照内容来说是客观的,按照形式来说是主观的。 4、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积极能动的 四、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 (一)神经元 结 构: 神经元 胞体 突起 树突 轴突 功 能: 兴奋的功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 整合的功能:整合各方面传来的兴奋,使之加强、减弱和抑制 传导的功能:把整合后的信息,以神经冲动的形式经由轴突传向下一个神经元。 神经元兴奋和冲动的传导有两种形式: 电传导:同一神经元内的传导 化学传导:神经元之间的传导 二、突触(Synaps) 一神经元与另一神经元特化的相接触部位,是神经元在机能上发生联系的部位,是信息传递与整合的关键。 三、神经冲动的产生与传导 (一)神经冲动的化学传导 神经冲动在突触间的传递,是借助于神经递质(neuro-trans-mitters)来完成的。 这种以化学物质为媒介的突触传递,是脑内神经元信号传递的主要方式。 (二)神经冲动的电传导 神经冲动的电传导是指神经冲动在同一细胞内的传导。 神经冲动沿着神经的运动,跟电流在导线内的运动不同。 神经冲动的传导服从于全或无法则。 神经元反应的强弱并不随外界刺激的强弱而改变。这种特性使信息在传递途中不会变得越来越微弱。 在静息状态下,在神经元细胞模的内、外部具有带电离子,细胞膜外带正电荷的钠离子(Na+)和带负电荷的氯离子(Clˉ),细胞膜内则是带正电荷的钾离子(K+)和带负电荷的生物大分子 在静息状态下,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而外流,钠离子则被挡在膜外。在膜内外大约有70毫伏—90毫伏的负电位差,膜内比膜外略带负电的电位差,使细胞膜发生极化现象,称为静息电位 当神经元(细胞膜)受到刺激时: 细胞膜对离子的通透性迅速发生变化,钠离子通道临时打开,带正电荷的钠离子被泵入细胞膜内部,使膜内正电荷迅速上升,并高于膜外电位。这一电位变化过程叫动作电位。 动作电位是神经受刺激时的电位变化。它代表着神经兴奋的产生。 四、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指由神经元构成的一个异常复杂的机能系统。由于结构和机能不同,可以将神经系统分成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和周围神经系统(peripheral nervous system)两部分。 周围神经系统 由三部分组成: ①脊神经;②脑神经;③植物性神经。 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 周围神经系统 躯体神经系统 植物性神经系统 脑 脊髓 小脑 脑干 间脑 大脑皮层 延脑 脑桥 中脑 脊神经? 脊神经发自脊髓,穿椎间孔外出,共31对。依脊柱走向,它分为颈神经8对,胸神经12对,腰神经5对,骶神经5对,尾神经1对。 脊神经具有四种不同的机能成分: 一般躯体感觉纤维:分布于皮肤、骨骼肌、腱和关节。 一般内脏感觉纤维:分布于内脏、心血管和腺体。 一般躯体运动纤维:支配骨骼肌的运动。 一般内脏运动纤维:支配平滑肌、心肌和腺体。 脑神经 由脑部发出,共12对,按顺序为: 1.嗅神经;2.视神经;3.动眼神经; 4.滑车神经;5.三叉神经;6.外展神经; 7.面神经;8.听神经;9.舌咽神经; 10.迷走神经;11.副神经;12.舌下神经。 植物性神经 19世纪德国学者莱尔最先提出“植物性神经系统”这个名词。以后英国科学家兰格莱将植物性神经系统分成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个部分。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在机能上具有拮抗性质。一般讲,人们把交感神经看成机体应付紧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