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东南亚教学的设计[互联网搜索教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教案设计
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R中学 □小学 2、学科:地理
3、课时:1
4.学生课前准备:
1、预习课本,了解东南亚地区的内容。2、查阅资料,了解东南亚地区的自然环境和风土人情。3、了解火山、地震的相关知识,增强一定的防灾减灾意识。教学目标
1、知识储备:
(1)了解东南亚的范围、国家、自然环境及其重要的地理位置。
(2)理解东南亚的气候特征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3)掌握马六甲海峡在海洋运输中的地位。
(4)了解东南亚热带作物的分布、重要矿产的分布及人口的简况。
2、能力培养:
(1)使学生通过分析东南亚的重要位置,推理出马六甲海峡的重要运输地位。
(2)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及联系实际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了解华人华侨对东南亚的开发和繁???做出的巨大贡献,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2)通过了解地震和海啸的相关知识,学会增强一定的防灾减灾意识。教材分析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章了解地区——《东南亚》。东南亚位于我国的南部,包含着中南半岛
与马来群岛两大部分。东南亚地区作为一个整体的地理区域,无论是在自然地理条件,还是在历史、
经济发展方面,都有许多共性。本节内容从东南亚连两大洲,通两大洋的地理位置着手,阐述了山
河相间的中南半岛和多火山的马来群岛;并分析两个岛屿的气候类型以及不同气候类型对农业生产
的影响。
在教学中,学生可结合相关的视频、图片等加深理解。
《东南亚》是了解地区的第一课。教学重点是东南亚位置的重要性,热带气候与农业的关系。教学难
点是东南亚“十字路口”的位置。
教学之前用百度在网上搜索《东南亚》的相关教学材料,视频、图片等,并找了很多教案作参考,了
解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定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然后根据课堂教学需要,利用百度在网上搜索火山
喷发、地震以及海啸的图片,让学生了解他们给人们的生活、生产带来的利弊。用百度在网上搜索下载
一段有关《东南亚概述》的视频,课堂放部分内容给同学们看,让他们直观感受东南亚的风土人情。用
百度图片网上搜索下载《回声》的示图,做成PPT课堂给同学们演示,给学生视觉上的直观感受。利用
投影展示马六甲海峡的“咽喉”位置。制作好课件,利用多媒体播放视频、展示幻灯片,学生直观感受
东南亚。教学方法
本课从读图开始,首先让学生了解东南亚的范围和位置特点,强调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下面讲述自然
环境和经济特征打下基础。我在教学中采用了自主学习、教师精讲、合作探究、展示自我的方法调动学
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探讨合作,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优势,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学生在教学
过程中都积极参与,展示自己的长处,与同学合作默契,各抒己见。
讲述东南亚位置时,通过图片及视频等指出它是世界海洋运输和航空运输的重要枢纽。在教学中,与学
生一起探讨为什么把马六甲海峡称为“日本的海上生命线”,更加深了学生对东南亚重要地理位置的认识。
讲述东南亚的自然环境时,突出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展示百度图片,让学生从直观上感受自然
环境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的利与弊。采用小组合作,各抒己见的方法,鼓励学生参与学习,真正做到
“我参与,我学习,我快乐”!教学过程
一、 激情导入新课
1、引入:同学们,如果我们在广西或云南越过我国南面国界,就来到了一片极具热带风情的地区,“椰风
海韵”是这里一道瑰丽的风景线,你们知道这是哪个地区吗? 2、展示一段《东南亚概述》的视频,给学
生直观感受——东南亚,这节课咱们一起走进东南亚。
【百度视频】东南亚简介 HYPERLINK /playlist/index_4650206.html /special/show_4650206/PWXEGzEWKH_4o-bM.html?nr=1
(作用:让学生全面了解东南亚的位置、地形、河流、气候以及风土人情)
3、同学们,通过观看这段视频相信你对东南亚地区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
东南亚的地理位置、地形与河流、气候类型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4、交待自主学习任务,教师板书课题(板书:东南亚)等。
二、 检查自学内容1、东南亚的范围:包括 和 。
2、地理位置
(1)五带位置:东南亚大部分位于五带中的 带;
(2)海陆位置:东南亚位于 洲的东南部,东南与 洲相望;
东临 洋,西临 洋。
3、地形特征:
中南半岛北部 ,高山和大河 延伸,形成 , 的地表形态。河流
下游成 。
马来群岛大多数岛屿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