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就业能力发展路径研究.pptx

发布:2024-07-08约3.08千字共2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汇报人:

2024-01-17

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就业能力发展路径研究

目录

引言

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群体特征

就业能力构成要素及影响因素

发展路径选择与实践案例分析

实证研究设计与数据分析方法

结果讨论与政策建议提出

01

引言

Part

留守经历影响

留守经历可能对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产生一定影响,因此研究这一群体就业能力发展路径对于促进大学生就业公平具有重要意义。

社会关注度高

留守儿童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研究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就业能力发展路径有助于了解这一群体的成长状况,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填补研究空白

目前关于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就业能力发展的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可以填补这一领域的空白,为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提供借鉴。

国内关于留守儿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等方面,对于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就业能力发展的研究相对较少,且多为定性描述,缺乏深入的定量分析和实证研究。

国内研究现状

国外关于留守儿童的研究较为丰富,涉及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等多个领域。然而,由于国内外社会文化背景的差异,国外的研究成果可能无法直接应用于国内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群体。

国外研究现状

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发展路径,分析留守经历对其就业能力的影响机制,并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以促进这一群体的就业公平和全面发展。

研究问题

本研究将围绕以下几个问题展开:(1)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的就业能力现状如何?(2)留守经历如何影响大学生的就业能力?(3)如何通过政策干预和教育培训等措施提升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02

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群体特征

Part

留守经历定义

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经历。

留守经历分类

根据留守时间和父母外出情况,可分为长期留守、短期留守、单亲留守、隔代留守等。

由于长期缺乏父母的陪伴和关爱,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可能存在情感缺失问题,表现为孤独、自卑、敏感等。

情感缺失

在成长过程中缺乏家庭支持和引导,可能导致自我认同困难,表现为自我定位不清、价值观混乱等。

自我认同困难

长期的孤独和自卑可能导致社交障碍,表现为不善于与人交往、缺乏社交技巧等。

社交障碍

教育资源获取不足

01

由于家庭经济条件限制或父母教育观念落后,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可能在教育资源获取方面存在不足,如缺乏优质的学习资料、辅导等。

学习动力不足

02

长期的孤独和情感缺失可能导致学习动力不足,表现为缺乏学习热情、目标不明确等。

利用教育资源的策略缺失

03

由于缺乏家庭教育和引导,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可能不善于利用教育资源,如不知道如何寻求帮助、不善于利用学校提供的资源等。

03

就业能力构成要素及影响因素

Part

专业技能

包括专业知识、技能和经验,是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竞争的基础。

通用技能

如沟通、团队协作、领导力等,对于提高工作效率和应对不同情况都是非常重要的。

职业素养

包括职业道德、职业规划和职业心态等方面,对于个人职业发展至关重要。

03

社会环境

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环境,以及就业市场的需求和变化,都会对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产生影响。

01

家庭背景

家庭的经济、文化和社会资本对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有显著影响。

02

教育经历

包括学校类型、专业选择、实习经历等,对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发展有重要作用。

心理层面:留守经历可能导致大学生在自信心、安全感等方面存在不足,进而影响其就业能力的发挥。

社会交往层面:留守经历可能影响大学生的社交能力和人际关系建立,从而对其在职场中的表现产生负面影响。

职业规划与自我认知层面:留守经历可能使大学生在职业规划和自我认知方面存在局限,导致其难以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方向。

针对以上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提升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一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其自信心和安全感;二是鼓励其积极参与社交活动,拓展人际关系;三是提供职业规划和自我认知方面的辅导,帮助其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方向。

04

发展路径选择与实践案例分析

Part

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对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给予就业扶持,如提供就业指导、创业扶持等。

政策扶持

就业优先

技能培训

在公务员、事业单位等招聘中,对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给予一定的优先权,提高其就业机会。

政府或相关机构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帮助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提升就业技能,增强就业竞争力。

03

02

01

实习实训

高校与企业合作,为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提供实习实训机会,帮助其积累工作经验和提升实践能力。

定向培养

高校根据企业需求,对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进行定向培养,提高其适应企业需求的能力。

产教融合

高校与企业深度融合,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无缝对接。

STEP01

ST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