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已知比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多(或少)几,求这个数》(说课稿)-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册数学西师大版.docx
3.8《已知比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多(或少)几,求这个数》(说课稿)-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册数学西师大版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3课时
教师:
单位: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内容为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册数学西师大版第三章《分数乘法》中的第8节《已知比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多(或少)几,求这个数》。本节课主要讲解如何运用分数乘法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具体内容包括:
1.理解“已知比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多(或少)几”的含义;
2.学会通过分数乘法计算来求解这个数;
3.能够运用该知识点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4.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
1.数量关系分析:培养学生能够理解并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运用分数乘法知识解决具体问题。
2.逻辑推理:通过解题过程,训练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能够根据已知条件推导出未知数,形成清晰的解题思路。
3.数学应用:增强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的意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数学思维: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发展数学思维能力,特别是对分数的理解和运用,以及问题解决策略的灵活运用。
三、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概念,包括分数的组成、分数的大小比较以及简单的分数加减法运算。此外,学生对基本的乘法运算也较为熟悉,这为学习本节课奠定了基础。
2.六年级的学生处于数学思维发展的关键期,他们通常对解决实际问题充满兴趣,具备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学生的学习风格多样,有的学生喜欢通过实际操作来学习,有的学生则偏好抽象思维。在教学中,需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差异化教学。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主要包括:对于分数乘法的理解可能不够深刻,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的过程可能会感到困难,以及在分数乘法的具体运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错误。此外,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题目,学生可能会因为缺乏解题策略而感到困惑。因此,教学中需要重点关注这些方面,通过适当的引导和练习,帮助学生克服困难。
四、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配备了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册数学西师大版教材,以便于学生跟随课堂进度自学和复习。
2.辅助材料:准备相关的PPT课件,包含分数乘法的概念、例题解析和练习题,以及一些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案例,以增强直观性和互动性。
3.教学工具:准备黑板和粉笔,以便于讲解和板书解题过程。
4.教室布置:根据教学需要,合理安排座位,确保学生能够清晰地看到PPT和黑板,同时留出足够的空间进行小组讨论。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环节(5分钟)
1.创设情境:向学生展示一个水果购买的实例,如“小明买了5千克苹果,小红的苹果比小明的多1/3,小红买了多少千克苹果?”
2.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小红的苹果重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二、讲授新课(15分钟)
1.知识讲解:简要回顾分数乘法的概念,然后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已知比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多(或少)几,求这个数”。
2.示例分析:通过教材中的例题,详细讲解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分数乘法问题,并展示解题步骤。
3.互动讨论:邀请学生上台尝试解题,并让其他学生评价和讨论解题过程,确保学生理解和掌握新知识。
三、巩固练习(10分钟)
1.练习题:发放练习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题目设计包括基础题和提高题,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2.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练习题的解答过程,互相检查答案,共同解决疑惑。
四、课堂提问(5分钟)
1.随机提问:针对上课内容和练习题,随机提问学生,检查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程度。
2.解疑答惑:解答学生在练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理解并掌握课程内容。
五、师生互动环节(10分钟)
1.应用拓展:设计一个生活情境题,如“小华的身高是1.5米,小王的身高比小华高1/4,小王有多高?”让学生尝试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2.互动交流:学生分组讨论解题思路和方法,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解题策略。
3.总结反馈:每组选代表汇报解题过程和结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强调解题的关键点和注意事项。
六、课堂小结(5分钟)
1.回顾重点:简要回顾本节课的知识点和解题方法。
2.布置作业:布置相关的家庭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知识点梳理
1.分数乘法的概念
-分数乘法的定义:将两个分数相乘,得到的新分数叫做这两个分数的乘积。
-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分子与分子相乘,分母与分母相乘。
2.已知比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多(或少)几的含义
-理解“比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多(或少)几”的含义,即已知一个数与另一个数的比例关系,求另一个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