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诊断与治疗 (1)课件.pptx

发布:2025-04-03约2.51千字共1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诊断与治疗202X汇报人:XXX汇报时间:202X

目录CONTENT02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表现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概述01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原则04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诊断方法03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并发症及处理05

202XPart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概述01

疾病定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总称,俗称“感冒”,是最常见的呼吸道疾病。

主要由病毒引起,如鼻病毒、冠状病毒等,少数由细菌引起,如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等。病因分类病毒感染占比约70%~80%,细菌感染占20%~30%,还有少数由支原体、衣原体等引起。

病毒感染中,鼻病毒是引起普通感冒的主要病原体,占30%~50%。易感人群与季节特点儿童、老年人、免疫力低下者易感,冬春季节高发,与气温变化、人群聚集等因素有关。

学校、托幼机构等人员密集场所易发生聚集性感染,传播迅速。疾病定义与常见病因

202XPart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表现02

鼻部症状鼻塞、流涕、喷嚏是常见症状,鼻腔分泌物初期为清水样,后可转为黏液性或脓性。

鼻黏膜充血、肿胀,鼻腔内可见大量分泌物,严重时可影响呼吸。咽部症状咽痛、咽干、咽痒是典型表现,咽部充血、水肿,扁桃体可肿大,表面有脓点。

吞咽时疼痛加重,可放射至耳部,影响进食和睡眠。喉部症状声音嘶哑、咳嗽是主要症状,喉部黏膜充血、水肿,声带活动受限。

咳嗽多为干咳,也可有少量黏痰,严重时可出现喉鸣。局部症状

头痛与全身不适头痛、头晕、全身乏力、肌肉酸痛是常见症状,程度轻重不一。

与病毒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有关,休息后可缓解。发热多为低热,体温37.3℃~38.5℃,少数可高热,体温超过39℃,持续时间一般3~5天。

发热时可伴有畏寒、寒战,体温升高与病原体感染有关。食欲减退患者常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多为轻度。

与发热、全身不适等因素有关,一般随着病情好转而恢复。全身症状

202XPart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诊断方法03

询问患者发病前是否有受凉、淋雨、过度疲劳等诱因,有助于判断病因。

受凉、淋雨后发病多为病毒感染,过度疲劳后发病可能与免疫力下降有关。发病诱因详细询问鼻部、咽部、喉部症状及全身症状,了解症状出现的时间、程度、持续时间等。

如发热时间长、咳嗽剧烈、咳黄脓痰,需警惕细菌感染。症状特点询问患者既往是否有类似疾病史,有无慢性呼吸道疾病、心血管疾病等基础疾病。

了解近期是否有与感冒患者密切接触史,判断感染来源。既往病史与接触史病史采集

一般情况检查观察患者的一般情况,包括神志、面色、呼吸频率、心率等。

发热患者可出现面色潮红、呼吸急促、心率增快等表现。肺部检查听诊肺部呼吸音是否正常,有无干湿性啰音,判断是否存在下呼吸道感染。

肺部出现湿性啰音,需警惕支气管炎或肺炎。鼻咽部检查检查鼻腔黏膜是否充血、肿胀,有无分泌物,咽部是否充血、水肿,扁桃体是否肿大。

鼻腔分泌物为脓性,咽部有脓点,提示细菌感染。体格检查

白细胞计数及分类是重要指标,病毒感染时白细胞计数多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比例升高。

细菌感染时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可伴有核左移。血常规检查病毒核酸检测可快速准确诊断病毒感染,如咽拭子核酸检测。

细菌培养可明确细菌感染的病原体,但培养时间较长。病原学检查胸部X线检查可排除下呼吸道感染,如肺炎、支气管炎等。

对于反复发作或症状持续不缓解的患者,可考虑胸部CT检查。影像学检查辅助检查

202XPart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原则04

鼻部症状的缓解鼻腔滴用减充血剂,如盐酸羟甲唑啉滴鼻液,可缓解鼻塞症状。

使用生理盐水鼻喷雾剂,可清洁鼻腔,减少分泌物。发热的处理体温超过38.5℃可使用退热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同时物理降温。

退热药物可缓解发热引起的不适,物理降温可辅助降低体温。咳嗽的治疗干咳可使用镇咳药物,如右美沙芬,有痰者可使用祛痰药物,如氨溴索。

镇咳药物可减少咳嗽次数,祛痰药物可促进痰液排出。对症治疗

多数病毒感染为自限性疾病,无需特殊抗病毒治疗,以对症治疗为主。

对于流感病毒感染,可使用奥司他韦等抗流感病毒药物,早期使用效果较好。病毒感染的治疗1细菌感染确诊后需使用抗生素治疗,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

根据病原菌种类及药敏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疗程一般5~7天。细菌感染的治疗2对于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可适当使用免疫调节剂,如胸腺肽等。

免疫调节剂可增强机体免疫力,促进疾病恢复。免疫调节治疗3病因治疗

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可有效预防感冒。

注意保暖,避免受凉、淋雨,减少去人员密集场所。01预防措施向患者讲解疾病知识,指导患者正确用药,避免滥用抗生素。

教育患者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戴口罩等。03患者教育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适当增加湿度,有利于呼吸道黏膜的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