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考地理选考一轮总复习课件专题十三不同类型区域的发展基础篇.pptx

发布:2025-04-05约3.38千字共3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地理;考点一生态脆弱区的发展(以黄土高原地区为例)

1.定义:是指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稳定性较差、抵抗外来干扰和维持自

身稳定的能力较弱、易于发生生态退化且难以自我修复的区域。

2.我国四大生态脆弱区:喀斯特地区与黄土分布区、沙漠分布区、高寒

区并列为我国的四大生态环境脆弱区。;;考点二资源枯竭区的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

1.资源型城市

通常把因大规模开采①自然资源????而兴起,并以自然资源的开采和加

工业为②主导产业????的城市,称为资源型城市。

2.资源枯竭型城市

城市所依托的资源在现有技术水平下开采殆尽,或市场对这种资源的需

求大幅度减少,城市③经济发展????趋于缓慢,资源型城市就成为

④资源枯竭型城市????。;3.资源型城市生命周期示意图

4.资源枯竭型城市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⑤转型????发

展:延长⑥产业链????,提升原有资源的⑦利用价值????;开发⑧新的资源????,培育⑨新的主导产业????。;考点三产业结构转型区的发展(以珠三角地区为例)

1.地区产业结构

(1)地区产业结构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不同类型产业之间的

①比例????关系。

(2)产业结构受资源禀赋、②技术条件????以及分工深化等因素的影响,

体现了经济发展水平。

(3)我国四大经济区域产业结构的差异表现为东部地区第三产业比重最

大,中部地区第二产业比重最大,西部地区第三产业比重最大,东北地区第

三产业比重最大。;2.产业结构的升级

(1)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的发展过程实际上是产业结构不断变化升级的

过程。通常表现为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转移,国民

经济重心由第一产业转向第二产业,进而转向第三产业。

(2)产业结构升级体现了③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3)促使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升级的原因很多,其中,比较优势的变化和政

策的引导往往起着重要作用。

(4)从全球来看,④技术创新????是推动产业不断升级的根本原因。

(5)上海是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经过了持续的产业结构升级,引领着中国

经济的发展。

(6)区域不同发展阶段的产业结构状况;早期阶段;考点一生态脆弱区的发展

黄土高原地区的脆弱生态

(1)脆弱生态的原因;(2)脆弱生态影响区域发展

①水土流失严重:面积广,时空分布集中。

②自然灾害易发:旱灾、洪水、冰雹、虫害、暴雨、霜冻等灾害最为常

见。洪水和暴雨还会引发滑坡和泥石流等次生灾害。

③影响农业生产:水土流失导致耕地减少,土壤肥力降低,保水保肥能力下

降,土地生产力下降。

(3)黄土高原地区的综合治理

①治理水土流失;工程措施;②优化产业结构

以生态农业为基础,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提高产品商品率;积极发展特色

农业、旅游业;以能源开发为龙头,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③控制人口过快增长

快速的人口增长使得脆弱的生态环境越来越难以支撑地区经济、社会

和生态的持续发展;控制人口过快增长、调整人口布局是区域综合治理

的重要措施。;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

(1)阐述图示区域荒漠化的主要原因。

(2)说明荒漠化对图示区域河流水文特征的主要影响。;近年来,榆林市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转变,成为全球

防治荒漠化的典范之一。

(3)列举当地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解析(1)毛乌素沙地位于陕西榆林长城一线以北。荒漠化的原因有自

然原因和人为原因,自然原因主要是气候干旱、植被稀少、土壤发育

差、多疏松的沙质沉积物;人为原因主要是过度开垦、过度放牧、过度

樵采、水资源利用不当、不合理的工程建设等。

(2)本题设问角度很小,要求说明荒漠化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并非问该

地区的河流水文特征。荒漠化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植被覆盖率降低,涵养

水源、保持水土的能力下降,进而导致河流含沙量增加,径流量季节波动

加大,水位变化大。

(3)本题可以从农业结构调整措施、生物或生态措施、工程措施、技术

措施、人口措施等角度解答,选取其中三个角度回答即可,但要有具体措

施,过于笼统不得分,不切实可行不得分,如跨流域调水等。;名师点睛植被覆盖差,土质疏松,河流含沙量就大;反之,含沙量就小。除了植被情况外,地质构造、地层构成以及大型湖泊、沼泽的分布也会影响河流的含沙量。;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发源于内蒙古自治区的窟野河,是黄河中游地区一条较大的支流,是中游

泥沙的重要来源。流域内多年平均降水量为415毫米,降水集中于6—9月

且多暴雨。沙棘为落叶灌木或乔木,适宜生长在年降水量400毫米以上的

地区,喜光、耐寒、耐酷热、耐风沙。窟野河流域于2008年秋季实施沙

棘减沙工程,通过在沟谷两侧种植沙棘,减少泥沙进入黄河。因沙棘果实

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有的地方大规模推广种植沙棘扶贫,效果却适得其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