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选考江苏专用一轮总复习课件专题一地球与地图基础篇综合篇.pptx
专题一地球与地图;考点清单;特
点
;;划分
半球;考点二地图三要素
(1)公式:比例尺=①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2)表示形式:②文字????式、数字式、线段式。
(3)特点:图幅相同的情况下,比例尺越大,地图上所表示的实地范围③越小????,反映的内容越④详细????,精确度越高。
(1)一般定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指向标定向:箭头一般指示⑤正北????方向。
(3)经纬网定向:经线指示⑥南北????,纬线指示东西。
3.图例:对地图上各种符号和注记的说明。;考点三等高线地形图
?
(1)海拔:某地高出①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2)相对高度:一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如图中甲与乙的相
对高度是②1000????m。;
(1)等高线:地图上③海拔????相同的各点的连线。
(2)等高线地形图中的基本地形部位
?;部位;考点四地形剖面图
1.概念:沿地表某一方向的直线所作的①垂直????剖面图,它是在
②等高线地形图????的基础上绘制的。
2.作用:地形剖面图可以直观显示剖面线上的③地势起伏????和
④坡度陡缓????状况。;知能拓展;(2)关于地轴对称的两点:经度相对,和为180°;纬度相同。如A(40°N,20°W)
与C(40°N,160°E)。
(3)关于地心对称的两点(对跖点):经度相对,和为180°;纬度相反,数值相
等。如A(40°N,20°W)与D(40°S,160°E)。
2.定“方位”
在经纬网中,确定两点之间的方位可按以下流程:
依据纬线定南北→依据经线定东西→综合定方位
具体分析如下:;?
依据纬线的排列确定B点在A点南方→依据经线的排列确定B点在A点东方→综合分析:B点在A点东南方;(2)极地投影图上两点的定位方法
?
此类图中准确判定地球的自转方向是定位的关键。如图中所示,对A、C
两点相对方位的判定流程如下:;?
(3)不在同一经纬网上两点的定位方法
首先读出两点的经纬度数值,然后将两点绘制到同一经纬网图上再进行
判读。如下图:甲地(55°N,25°W),乙地(25°S,65°E),甲地在乙地的西北方。;?
3.定“距离”
(1)同一条经线或纬线上的距离
?
(2)既不在同一条经线,也不在同一条纬线,可先分别计算两点之间经线上
的距离和纬线上的距离,再运用勾??定理进行计算。;(3)不规则线(如河流、铁路等),可用直尺分段量出总长度,再与经线对比,
标出所跨纬度数,然后用总长度所跨纬度数×111km。
4.定“最短航线”
地球上两点间最短航线为球面最短距离,即经过两点的大圆劣弧长度。
该弧线的确定可依据下面两个步骤进行。
第一步:确定“大圆”。“大圆”即球面两点所在的过球心的平面与球
面的交线。
①在地球上,三种情况下“大圆”是确定的。如下图所示。;?
②非赤道的同纬度上两点,所在“大圆”具有以下特征:
北半球—大圆向北极方向倾斜(如图D、图E中的P、Q两地);
南半球—大圆向南极方向倾斜(如图D、图E中的P、Q两地)。;?
第二步:确定最短航线。
沿劣弧的行进方向即最短航线的航向,如图E中从Q到P最短航线的航向
是东北—东—东南,从P到Q最短航线的航向是西南—西—西北。;5.定“范围”
(1)相同纬度且跨经度数相同的两幅图,其所示地区的面积相等。
(2)跨经、纬度数相同的两幅图,纬度越高,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小。
(3)图幅相同的两幅图,中心点纬度数相同,则跨经纬度越广,所表示的实际
范围越大,比例尺越小。
?;考点二地图三要素
一、地图上方向的判读
;经纬
度法
;
此类方法要求根据题目所给信息判断方向,如北半球中纬度正午太阳位
于头顶正南(日影朝北);北半球夏半年日出东北方向、日落西北方向,冬
半年日出东南方向、日落西南方向,春、秋分日太阳正东升正西落;北极
圈内出现极昼时,太阳高度最小时太阳在正北方向,南极圈内出现极昼时,
太阳高度最小时太阳在正南方向;北半球中纬度房屋朝向多为正南;北半
球中高纬度植物向阳(南)一侧生长旺盛、年轮稀疏。;二、比例尺大小的比较
1.图幅相同的情况下,所表示范围越大的地图,其比例尺越小。
2.图幅和经纬网格相同的情况下,相邻两条经线、纬线度数差值越小的
地图,其比例尺越大。
3.同一个地理事物(如某个湖泊)在图中显示得越小,则该图的比例尺越
小。
4.直接比较比例尺数值的大小,(分数)数值大的比例尺大。;以下为教师用书专用
我国华北平原某校的小明在纸上绘制了他所在学校的平面图(下图,学校
长500m、宽240m)。校门朝正南开,每周一全校师生都会在广场上举行
庄严的升旗(国旗与太阳同时升起)仪式。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
B.升旗时有可能看到太阳从教学楼Ⅰ方向升起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