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选考江苏专用一轮总复习课件专题一地球与地图应用篇.pptx
专题一地球与地图;实践探究;实践探究????
(1)描述图示流域平均降雨侵蚀力的空间分布特点。
(2)写出图中化子坪站与白家川站平均降雨侵蚀力的差值。
(3)写出图中王窑站平均降雨侵蚀力大小的可能值。
(4)流域内沟谷众多,在沟口筑坝淤地会带来哪些影响?
探究流程????
(1)读图获取有效信息→整体描述空间分布特点→描述极值的位置。
(2);(3)
?
(4);参考答案????(1)平均降雨侵蚀力分布不均匀;整体上呈现由南向北递减的
趋势;最大值出现在西南部,最小值出现在西北部。
(2)100~200。
(3)1650~1700或1550~1600。
(4)涵养水源能力增强、降雨侵蚀力减小、输出泥沙量减少和耕地面积
增多等。;探究感悟等值线图的判读
(1)同线等值:同一条等值线上各点的数值相等。
(2)同图等距:同一幅图中相邻两条等值线间的差相等或为0。
(3)疏小密大:同一幅图中,等值线的疏密表示其代表的要素变化大小——
等值线越密集,变化越大;等值线越稀疏,变化越小。
(4)高低低高:等值线向高值凸出处为低值区,向低值凸出处为高值区。;
(1)等值线模式图;步骤;六看弯曲;七看闭合;探究二到底长啥样——地形特征的描述
探究情境墨西哥是中国在拉美地区的重要贸易伙伴,该国政府高度重
视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下图为墨西哥地形和城市分布图。
?;实践探究????
说出墨西哥的地形地势特征。
探究流程????
?
参考答案????以高原为主,多火山;地势中间高、四周低。;思考方向
;教师用书专用
实践探究
素材一????整个世界范围内,相邻两个国家往往会以山川、河流、湖泊等
自然地理要素作为彼此的国界线,因此大多数国家之间的边境线呈犬牙
交错状。据统计,非洲的国界44%都由经线或纬线划分,30%的国界是用
直线或曲线的几何方法划分,仅26%的国界是自然边界。非洲国家边境
线如此笔直,是由自然地理和历史人文两大因素共同造成的。非洲大陆
高原面积广阔,海拔500米—1000米的高原占非洲面积的60%以上,有
“高原大陆”之称。高原广布使得非洲地形相对单一,缺少明显的自然
地理要素作为划分国界的标志。在被殖民统治之前,非洲各国之间并没
有???确的界限划分。除了北非少数国家有发达的文明之外,当时其他大
多数地区尚未建立国家主权,多以部落的形式呈现聚居状态。同时由于;部落之间的迁移自由且频繁,因此边境线并无多少实际价值。到了19世
纪末,欧洲列强进入非洲并对这里进行瓜分。殖民者只考虑自身的利益,
为了划分各自的势力范围,就简单粗暴地在非洲地图上,沿某条经线或某
条纬线瓜分土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非洲国家纷纷独立,沿用了殖民主
义者划分的边境线,于是就造成了现在非洲许多国家的国界线都是平直
的。由于列强划分边界十分草率,只考虑自身而没有考虑非洲的实际情
况,非洲很多原本统一的部族被一分为二,而且直线国界在实地表面很难
找到准确的位置,导致了无数的边界纠纷和领土冲突。
素材二????中国早在秦汉时期就开始有梯田。种植水稻需要大面积的水
塘,而中国东南地区却多丘陵而少适于种植水稻的平原地形,为了解决粮
食问题,移民至此的农民构筑了梯田,用一道道的堤坝涵养水源,使在丘陵;地带大面积种植水稻成为可能,解决了当地的粮食问题。后来在人多地
少等矛盾和需求的推动下,梯田逐渐成为一种集约利用山地的成熟方
式。按田面坡度不同分为水平梯田、坡式梯田、复式梯田等。
(1)水平梯田:沿等高线把田面修成水平的阶梯农田,是最常见一种,也是保
水、保土、增产效果较好的一种。
(2)坡式梯田:指山丘坡面地埂呈阶梯状而地块内呈斜坡的一类旱耕地。
它由坡耕地逐步改造而来。为了减少坡耕地水土流失量,则在适应位置
垒石筑埂,形成地块雏形,并逐步使地埂加高,地块内坡度逐步减小,从而
增加地表径流的下渗量,减少地面冲刷。许多地方在边埂上栽桑植果,栽
种黄花草等,既巩固了地埂,增加收益,又提升了水土保持效果。在条件许
可时,坡式梯田应改造成水平梯田。;(3)反坡梯田:水平阶整地后坡面外高内低的梯田称反坡梯田。反坡面坡
度视荒山坡度大小而异,一般为30°—50°,坡陡面窄者反坡度较大,反之较
小。田面宽1.5米—3米。长度视地形破碎程度而定。反坡梯田能蓄水保
土,适用于干旱及水土冲刷较重而坡行平整的山坡地及黄土高原,但修筑
较费工。
(4)隔坡梯田:水平梯田与自然坡地沿地坡相同布置,即上一阶梯田与下一
阶梯田之间保留一定的宽度。原山坡地,此坡地也可做下一级水平梯田
的集水区,水平梯田上种作物,坡地上种草、集水。水平梯田与坡地两带
宽度比一般为1∶1。;(5)复式梯田:指因山就势、因地制宜在山丘坡面上开辟的水平梯田、坡
式梯田、隔坡梯田等多种形式的梯田组合。它的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