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5届新教材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时作业12氮及其化合物含解析新人教版.docx

发布:2025-04-03约8.79千字共1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10-

氮及其化合物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自然界中氮循环(如下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氮元素均被氧化

B.工业合成氨属于人工固氮

C.含氮无机物和含氮有机物可相互转化

D.碳、氢、氧三种元素也参与了氮循环

2.氮元素在海洋中的循环是整个海洋生态系统的基础和关键。海洋中无机氮的循环过程可如图表示。下列关于海洋氮循环的说法正确的是()

A.海洋中的氮循环起始于氮的氧化

B.海洋中的氮循环中属于固氮作用的是③

C.海洋中的反硝化作用肯定有氧气的参与

D.向海洋排放含NOeq\o\al(-,3)的废水会影响海洋中NHeq\o\al(+,4)的含量

3.依据下图中氮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推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X是N2O5

B.可用排空气法收集NO气体

C.工业上以NH3、空气、水为原料生产硝酸

D.从原理上看,NH3可与NO2反应实现NH3→N2的转化

4.在肯定条件下,将充溢NO2和O2的试管倒立于水槽中,充分反应后,剩余气体体积为原混合气体的eq\f(1,8),原混合气体中NO2和O2的体积比是()

①8:1②7:3③7:1④4:1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5.下列关于氮及其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全部的铵盐都能与烧碱共热生成氨气

B.浓硝酸不论与铜反应还是与碳反应,均体现其酸性和强氧化性

C.一氧化氮结合血红蛋白的实力比一氧化碳还强,更简单造成人体缺氧

D.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充溢NO2和O2混合气体(NO2和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1)的集气瓶中,木条复燃,说明NO2支持燃烧

6.某试验过程如图所示:则图③的试管中的现象是()

A.无明显现象,因稀H2SO4不与铜反应

B.铜片溶解,产生无色气体,该气体遇到空气不变色

C.铜片溶解,放出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铜片溶解,产生无色气体,该气体在试管口变为红棕色

7.如图所示是NH3的两特性质试验,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个试验均表现了NH3易溶于水

B.两个试验均表现了NH3易挥发

C.两个试验均表现了NH3是碱性气体

D.两个试验均表现了NH3是还原性气体

8.下列装置用于试验室中制取干燥氨气的试验,其中能达到试验目的的是()

A.用装置甲制备氨气

B.用装置乙除去氨气中的少量水

C.用装置丙收集氨气

D.用装置丁汲取多余的氨气

9.NH3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以制备一系列物质(如图)。下列有关表述正确的是()

A.NH4Cl和NaHCO3都是常用的化肥

B.NH4Cl、HNO3和Na2CO3受热时都易分解

C.NH3和NO2在肯定条件下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D.图中所涉及的盐类物质均可以水解

10.关于如图进行的试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甲烧瓶内是氨气,要产生喷泉,则烧杯中溶液肯定呈酸性

B.若乙烧瓶内是二氧化碳,烧杯中是碱溶液,用热毛巾捂热烧瓶片刻即可产生喷泉

C.若丙装置中X为HCl,则烧瓶内可产生白雾

D.若丙装置中通入气体为Cl2,则烧瓶内肯定无喷泉产生

11.如图所示,利用培育皿探究氨气的性质。试验时向NaOH固体上滴几滴浓氨水,马上用另一表面皿扣在上面。下表中对试验现象所做的说明正确的是()

选项

试验现象

说明

A

浓盐酸旁边产生白烟

NH3与浓盐酸反应产生了NH4Cl固体

B

浓硫酸旁边无明显现象

NH3与浓硫酸不发生反应

C

氯化物溶液变浑浊

该溶液肯定是AlCl3溶液

D

干燥红色石蕊试纸不变色,潮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NH3是一种可溶性碱

12.工业上常采纳生物硝化法将NHeq\o\al(+,4)转化为NOeq\o\al(-,3)来处理氨氮废水,工作流程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生物硝化法处理废水,会导致水体pH渐渐下降:NHeq\o\al(+,4)+2O2===NOeq\o\al(-,3)+2H++H2O

B.长期过量运用NH4Cl等铵态化肥,易导致土壤酸化,水体富养分化

C.检验NHeq\o\al(+,4)所需的试剂是浓NaOH溶液、潮湿的蓝色石蕊试纸

D.微生物保持活性的pH范围为7~9,可以加入石灰石来调整水体的pH

二、非选择题

13.金属铝在酸性或碱性溶液中均可与NOeq\o\al(-,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转化关系如下:

已知,气体D和F反应可生成盐,气体D和A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请回答下列问题:

(1)A和B两溶液混合产生白色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E排入大气中会造成大气污染,在催化剂存在下,D可以将C或E都转化为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