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新教材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二讲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__卤素课时跟踪练含解析.doc
PAGE
7-
课时跟踪练11
一、选择题
1.下列常用的消毒剂中,消毒原理与氧化还原无关的是()
选项
A
B
C
D
消毒剂
双氧水
臭氧
医用酒精
84消毒液
解析:酒精消毒的原理是使蛋白质变性;其他的都是因为具有氧化性,将细菌氧化。
答案:C
2.(2024·上海市松江区其次次模拟)海带中提取碘的试验中,下列物质分别方法未涉及的是()
A.灼烧 B.萃取
C.过滤 D.蒸发
解析:海带中提取碘的试验涉及灼烧、萃取、过滤,没有涉及蒸发。
答案:D
3.某小组比较Cl-、Br-、I-的还原性,试验如下。下列对试验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试验编号
试验1
试验2
试验3
装置
现象
试管内颜色无明显变更;用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靠近试管口,产生白烟
溶液变黄;把潮湿的淀粉KI试纸靠近试管口,试纸变蓝
溶液变深紫色;经检验溶液含单质碘
A.试验1中,白烟是NH4Cl
B.依据试验1和试验2推断还原性:Br->Cl-
C.依据试验3推断还原性:I->Br-
D.上述试验利用了浓H2SO4的强氧化性、难挥发性等性质
解析:试验1中浓硫酸与氯化钠反应生成氯化氢气体,遇到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盐酸小液滴,盐酸与氨气反应生成NH4Cl固体,A项正确;试验1中没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试验2中浓硫酸将溴离子氧化生成溴单质,溶液变黄,因此还原性:Br->Cl-,B项正确;②中的溶液有浓硫酸和溴,二者都能将I-氧化生成碘单质,不能推断还原性:I->Br-,C项错误;试验2体现了浓H2SO4的强氧化性,试验1体现了浓H2SO4的难挥发性,D项正确。
答案:C
4.(2024·山东省第一次模拟)Mg与Br2反应可生成具有强吸水性的MgBr2,该反应猛烈且放出大量的热。试验室采纳如图装置制备无水MgBr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为冷却水进水口
B.装置A的作用是汲取水蒸气和挥发出的溴蒸气
C.试验时需缓慢通入N2,防止反应过于猛烈
D.不能用干燥空气代替N2,因为副产物MgO会阻碍反应的进行
解析:冷凝管起到冷凝回流的作用,冷凝管内冷凝水的方向为下进上出,则a为冷却水进水口,故A项正确;MgBr2具有较强的吸水性,制备无水MgBr2须要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三颈烧瓶,则装置A的作用是汲取水蒸气,但无水CaCl2不能汲取溴蒸气,故B项错误;制取MgBr2的反应猛烈且放出大量的热,试验时利用干燥的氮气将溴蒸气带入三颈烧瓶中,为防止反应过于猛烈,试验时需缓慢通入N2,故C项正确;不能用干燥空气代替N2,空气中含有的氧气将镁氧化为副产物MgO,会阻碍反应的进行,故D项正确。
答案:B
5.类比推理是学习化学重要的思维方法,下列陈述Ⅰ及类比推理陈述Ⅱ均正确的是()
选项
陈述Ⅰ
类比推理陈述Ⅱ
A
单质的熔点:Br2I2
单质的熔点:LiNa
B
工业上电解熔融的Al2O3得到铝单质
工业上电解熔融的MgO得到镁单质
C
还原性:I-Br-
还原性:P3-N3-
D
试验室:Cl2+2KBr(aq)===2KCl(aq)+Br2
试验室:F2+2KBr(aq)===2KF(aq)+Br2
解析:Br2、I2属于分子晶体,影响熔、沸点凹凸的因素是分子间作用力;碱金属Li、Na为金属晶体,单质熔点与金属键有关,没有因果关系,选项A不符合题意;Al2O3、MgO均为高熔点化合物,氯化铝为共价化合物熔融状态下不导电,工业上电解熔融的Al2O3得到铝单质,但工业上电解熔融的MgCl2得到镁单质,选项B不符合题意;非金属性越强,单质的氧化性越强,其简洁离子的还原性越强,故还原性:I-Br-、P3-N3-,选项C符合题意;F2具有很强的氧化性,与溴化钾溶液反应时先与水反应生成HF和氧气,不能置换出溴单质,选项D不符合题意。
答案:C
6.下列选用的仪器和药品能达到试验目的的是()
选项
A
B
C
D
试验装置
试验目的
加热熔融的氢氧化钠固体
汲取CO2中的HCl杂质
蒸馏时的接收装置
汲取尾气中的Cl2
解析:A项,瓷坩埚中含有SiO2,加热能与NaOH反应,错误;B项,洗气瓶中气体流向应当从长导管进入,经溶液汲取杂质后气体从短导管导出,错误;C项,尾部接收产品时应运用尾接管导流,以避开液体溅落到锥形瓶外部,错误。
答案:D
7.下列试验事实不能作为所得结论合理证据的是()
选项
A
B
C
D
试验
现象
NaBr溶液变为橙色,NaI溶液变为棕黄色
Mg条表面有气泡产生
Na2SiO3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
钾与水反应比钠与水反应更猛烈
结论
氧化性:
Cl2>Br2>I2
还原性:
Mg>Al
非金属性:
C>Si
金属性:
K>Na
解析:氯水滴入溴化钠溶液中,NaBr溶液变为橙色,说明氧化性:Cl2>Br2;溴水滴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