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5年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doc

发布:2017-01-13约1.11万字共1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 五 单 元 整 体 教 学 设 计 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是以“我国的世界遗产”为专题编写的,选编了精读课文《长城》《颐和园》、略读课文《秦兵马俑》,3篇课文都配有精美的实景或实物图片,展现了中华文化的魅力,是引领学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一扇窗口。教材中的“资料袋”,语文园地中围绕文物保护展开的口语交际,以写导游词为内容的习作,‘宽带网”建议学生继续搜集关于中国的“世界遗产”的资料……教材中安排的这些语文实践活动,都是围绕本组专题展开的,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听、说、读、写、查(资料)等活动中,在提高语文能力的同时,尽可能多地了解我国的“世界遗产”,激发探究我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之情,培养自觉保护文物古迹和风景名胜的意识与习惯。 教学本组课文时,要将感悟课文理解内容、认识事物增长见闻、品味语言领悟写法、陶冶情感受到熏陶等方面整合起来,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留心文章表达的方法。教师应调动学生已有的阅读积累和旅游经历,将围绕这一专题进行的资料搜集、整理、阅读、交流分享等活动贯穿教学的全过程,并延伸至整个学期以至今后的学习生活之中;提倡学生建立“中国的世界遗产之旅”专用资料袋,或将搜集到的资料放入本学期的“语文资料袋”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交流相关的图片画作、诗词楹联、故事传说等,不断感受我国的“世界遗产”的魅力。X k b1 .Co m 教学本组教材可用9~10课时。其中,精读课文4~5课时,略读课文1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习作2课时,“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宽带网”1课时。 学情分析及策略建议: 四年级学生有一定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对于我国的“世界遗产”有探究和描述的欲望。本组课文的教学,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课前要学生广泛搜集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文字资料及图片,形成对其的感性认识。 将理解课文内容、认识事物、增长见闻、品味语言、领悟写法、陶冶情感等方面整合起来,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留心文章的表达方法。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可根据课文不同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形式,因文施教。如《长城》可以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画长城结构;《颐和园》则让学生理出作者的游览顺序,想象画面; 《秦兵马俑》可让学生揣摩文字,扮演文中人物的动作和神态。 单元教学目标预设: 掌握课文内容,品味语言,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之情。 在听、说、读、写、查(资料)等活动中提高语文能力。 激发探究我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培养自觉保护文物古迹和风景 名胜的意识与习惯。 北大附中广州实验学校 小 学 部 教 学 设 计 备课时间:10月4 日 课 题 1、长城 计划 课时 2课时 第 一 课 时 上课时间:11月 1日 课时目标 1、认识“祟、峻”等8个生字,会写“崇、旋”等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崇山峻岭、盘旋”“智慧、气魄雄伟”等词语。 2、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看懂插图的内容。 3、学习课文第1、2段,了解长城的结构特点。 教学重点 感知课文,掌握生字词,了解长城的结构。新 课 标 第 一 网 教学难点 了解长城的结构,体会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的特点。 教学过程 师 生 活 动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三、学习课文,感悟特点。 四、小结学习,留下问题 大屏幕展示八达岭长城背景图,同时播放《霍元甲》主题歌《万里长城永不倒》。 2、同学们,看到这气势磅礴的长城,听到这铿锵有力的歌声,你有什么感受呢? 3、大屏幕长城背景图上依次出示三句话,教师激情诵读: A、“只有一个伟大的民族,才能建造出这样一座伟大的长城!” B、“这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在其他地方我从未见过类似的杰作!” C、“设计者太伟大了,长城不愧为世界奇迹!” 同学们,不要以为这是三位普通游客的搪塞之语,你万万想不到这些发自肺腑的赞誉之词,分别出自美国前总统尼克松、俄罗斯前总统叶利钦、以色列前总理拉宾(大屏幕依次出示三位人名)之口。听了这些了不起的国际名人对长城的赞美,你想说什么?最想问什么? 4、从学生的回答中提炼出研读专题:长城“奇”在何处?即:为什么说长城是世界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 1、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