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体育下册 站立式起跑说课稿.docx
二年级体育下册站立式起跑说课稿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二年级体育下册站立式起跑说课稿
设计意图
本节课旨在通过站立式起跑的教学,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起跑姿势和动作要领,提高学生的短跑速度和爆发力。结合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和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运动技能。
核心素养目标
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爱和参与意识,提高学生运动技能和身体协调性。通过站立式起跑的学习,增强学生的规则意识,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公平竞争的态度。同时,引导学生体验运动乐趣,激发创新思维,提升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水平。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二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体育基础,能够进行简单的跑步动作,但对站立式起跑的技巧和要领了解有限。他们可能已经学习过跑步的基本姿势和步伐,但对于起跑时的准备动作和反应速度还需要进一步学习和训练。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二年级学生对体育活动充满好奇心,学习兴趣较高。他们在体育课上通常表现出积极的态度,但个体差异较大。部分学生可能具有较强的运动能力和协调性,能够较快掌握起跑技巧;而另一些学生可能动作协调性较差,需要更多的时间和指导。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在站立式起跑的学习中,学生可能会遇到以下困难和挑战:一是起跑姿势的正确性,需要学生理解并掌握脚部、腿部和躯干的正确摆放;二是起跑时的反应速度,学生需要学会快速启动;三是团队合作,部分学生在团队活动中可能存在沟通不畅或配合不佳的问题。教师需针对这些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和指导。
教学方法与手段
1.讲授法:通过讲解站立式起跑的理论知识,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
2.演示法:教师示范正确的起跑姿势和动作,让学生直观学习。
3.实践法:分组练习,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反复练习,提高技能。
2.多媒体教学:利用视频展示起跑技巧,提高学生的视觉感知能力。
3.游戏化教学:设计趣味性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起跑技巧,增强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环节(用时5分钟)**
1.情境创设:播放一段精彩的短跑比赛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
2.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短跑比赛中起跑的重要性。
3.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他们对起跑的认识和看法。
4.总结导入:教师总结学生的讨论,引出今天的学习内容——站立式起跑。
**讲授新课(用时10分钟)**
1.理论讲解:讲解站立式起跑的基本姿势、动作要领和注意事项。
2.教师示范:教师示范正确的起跑姿势和动作,强调关键点。
3.学生模仿:学生跟随教师示范,模仿站立式起跑的动作。
4.互动提问: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起跑知识的理解程度。
**巩固练习(用时15分钟)**
1.分组练习:学生分成小组,进行站立式起跑的练习。
2.教师指导: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动作错误,提供个性化指导。
3.小组展示:每组选出代表进行展示,其他小组进行评价。
4.交流反馈:教师和学生共同分析展示中的优点和不足。
**课堂提问(用时5分钟)**
1.提问环节:教师提出问题,如“起跑时应该如何呼吸?”、“起跑后应该如何调整姿势?”等。
2.学生回答:学生回答问题,教师给予反馈和评价。
**师生互动环节(用时10分钟)**
1.小组竞赛: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站立式起跑的竞赛。
2.角色扮演:学生扮演起跑员和裁判,体验不同的角色。
3.创意起跑:教师提出创意起跑的要求,如“起跑时可以用手触摸墙壁”等,让学生发挥想象力。
4.教师点评:教师对学生的创意和表现进行点评,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
**总结提升(用时5分钟)**
1.回顾课程: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2.感悟分享: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和体会。
3.展望未来:教师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提高自己的短跑技能。
**教学双边互动**
-教师通过提问、示范、指导等方式与学生互动,确保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学生通过模仿、练习、展示、讨论等方式与教师互动,积极参与教学过程。
**核心素养能力的拓展要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运动技能和身体协调性。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公平竞争的态度。
-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
**用时总计:45分钟**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站立式起跑的起源与发展:介绍站立式起跑的起源、发展历程以及在不同体育项目中的应用。
-短跑名将的起跑技巧:分析世界级短跑运动员的起跑技巧,如牙买加的博尔特、美国的泰森·盖伊等。
-站立式起跑的科学原理:讲解起跑时的力学原理,如加速、稳定、冲刺等阶段的特点。
-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