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运算》说课稿-2023-2024学年二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001].docx
《混合运算》说课稿-2023-2024学年二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教学内容
《混合运算》说课稿-2023-2024学年二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教材章节:第三章《混合运算》
内容:本节课主要讲解和练习简单的混合运算,包括加减乘除的顺序、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律以及应用题的解决方法。通过实例分析和练习题,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包括逻辑推理、运算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学生将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和归纳,发展对混合运算顺序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同时,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合作学习习惯。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①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包括先乘除后加减,以及同级运算从左到右依次进行。
②熟悉并运用四则运算的运算律,如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以及乘法分配律,以简化计算过程。
③能够正确进行四则混合运算,并能准确计算出结果。
2.教学难点,
①理解和内化混合运算的顺序规则,避免在复杂运算中出现错误。
②灵活运用运算律进行计算,特别是在遇到多个运算律可以同时使用时,能够选择最简便的方法。
③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能够合理地设置运算顺序,使计算过程更加简洁高效。
教学资源
软硬件资源: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电脑、投影仪)、电子白板。
课程平台:人教版小学数学教学平台、在线教育平台。
信息化资源:混合运算的动画演示视频、相关教学课件、在线练习题库。
教学手段:实物教具(如算珠、计数器)、小组合作学习、游戏化教学等。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出示一些简单的加减乘除题目,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四则运算知识。
-提问: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会了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那么如果一道题目中同时包含了这些运算,我们应该怎么计算呢?
-引导学生思考混合运算的顺序,为新课的学习做铺垫。
2.讲授新知(20分钟)
-教师展示混合运算的实例,如:3+4×2-1÷5。
-分析并讲解混合运算的顺序:先乘除后加减,同级运算从左到右依次进行。
-通过板书,展示四则运算的运算律,如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以及乘法分配律。
-结合实例,演示如何运用运算律简化计算过程。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巩固新学的混合运算知识。
3.巩固练习(10分钟)
-教师出示一些混合运算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学生展示解题过程,教师点评并纠正错误。
-针对学生的不同水平,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使每个学生都能在练习中有所收获。
4.课堂小结(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混合运算的顺序和运算律的重要性。
-提问: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混合运算,知道了运算的顺序和运算律,那么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如何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呢?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
5.作业布置(5分钟)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包括以下内容:
①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
②选择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运用混合运算进行解决;
③查阅资料,了解运算律在数学发展史上的作用。
-强调作业完成的质量,要求学生认真对待,按时提交。
知识点梳理
1.混合运算的概念与顺序
-混合运算是指在一个表达式中同时包含两种或两种以上运算符的运算。
-运算顺序:先乘除后加减,同级运算从左到右依次进行。
2.四则运算的运算律
-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b)+(a×c)
3.混合运算的简化计算
-运用运算律简化计算过程,例如先进行括号内的运算,再进行乘除运算,最后进行加减运算。
-识别并运用乘法分配律,将乘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简化计算。
4.应用题的解决方法
-分析题目,确定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根据题目类型,选择合适的运算方法解决问题。
-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表达式,进行计算。
5.混合运算的练习与反馈
-通过练习题巩固混合运算的知识和技能。
-教师及时给予反馈,纠正错误,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
6.生活中的混合运算实例
-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混合运算实例,如购物计算、烹饪配比等。
-通过实例,让学生体会混合运算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7.混合运算的教学策略
-采用直观教学,通过实物、图示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运算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