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第一章.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财 政 学陈 共 教师 洪燕 财政金融系教研室 两点要求 第一、按时上课,不要迟到 第二、保持课堂安静,不要说话,手机静音 全书概览 共十六章 七个部分 财政理论(第1章) 财政支出(第2-6章) 财政收入(第7-11章) 国债(第12章) 国家预算(第13章) 财政平衡和财政政策(第14、15章) 开放经济下的财政问题(第16章) 导论 一、现实生活中的财政学 二、学习对象、学习目的和学习方法 三、我国财政学建设的指导思想 一、现实生活中的财政学 下列行为中哪些属于财政现象( ) A甲市政府决定未来5年内新建公园3个 B乙市体育局、市体育总会主办了第二届市武术大会 C丙市气象局发布大风降温消息 D丁市某国有商业银行发行金融债券 第一章 财政概念和财政职能 第一节 政府与市场 第二节 财政概念 第三节 财政职能 第一节 政府与市场 一、市场:市场效率和市场失灵 二、政府:政府干预与政府干预失效 三、公共物品和公共需要 3.外部性或者外部效应 定义:每当个人或厂商采取的一种行动直接影响到他人,却没有对其有害后果付费,或为其有益后果获得补偿时,就出现了外部性。 例:正外部性(私人花园) 负外部性(空气污染) 我国居民劳动报酬占GDP的比重,在1983年达到56.5%的峰值后,就持续下降,2005年已经下降到36.7%,22年间下降了近20个百分点。与劳动报酬比重的持续下降形成了鲜明对比的,是资本报酬占GDP的比重上升了20个百分点。 (一)政府的经济作用 1.政府各种职能之间的关系 各国政府都有哪些职能------ 政治、社会、经济职能 政府的政治、社会职能都以经济职能为依托 谢旭人:中国将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 2009年09月07日 二十国集团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行长会议于5日在英国伦敦落幕。中国财政部部长谢旭人和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率中国代表团参加了会议,并在会上表示中国将继续采取措施巩固经济企稳回升态势。 谢旭人在会上发言时介绍了中国当前的经济情况。他说,中国政府采取的促进经济增长的一揽子计划已取得明显成效,经济企稳回升,但是基础尚不稳固。下一步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巩固经济企稳回升的态势,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谢旭人:2010年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防潜在风险 ?2010年3月6日 今年,中国经济发展所处的环境总体好于去年,但是,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还不够稳固。所以,我们还是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今年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也就是说,根据正确处理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与管理好通货膨胀预期这三者的关系,既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又要根据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增强政策的针对性、有效性、可持续性。 (三)政府干预失效 1.产生政府干预失效的根本原因 经济是政治的基础,政治权利不能创造财富,却可以支配财富,甚至凌驾于经济之上支配经济 第二节 财政概念 一、财政及其基本特征 二、我国财政体制的改革和建设 三、关于财政与“公共财政” 第三节 财政职能 一、研究财政职能的思路和意义 二、资源配置职能 资源配置—运用有限的资源形成一定的资产结构、产业结构以及技术结构和地区结构,达到优化资源配置的目标。 帕累托标准 特点和作用:通过财政收支活动为政府提供公共物品、提供经费,引导资源流向,弥补市场失灵和缺陷,最终实现全社会资源配置的最有效率状态。 三、收入分配职能 收入分配的目标:公平分配 经济公平—市场经济内在要求,强 调要素投入和收入相对称 社会公平—将收入差距维持在现阶 段各阶层居民所能接受的 合理范围 基尼系数=X/(X+Y) 洛仑兹曲线 四、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 1.经济稳定 充分就业—一国可就业人口的就业率达到了该国当时社会经济状况所能承受的最大比率。 物价稳定—物价上涨幅度维持在不至于影响社会经济正常运行的范围内。 国际收支平衡—一国在国际经济来往中维持经常性项目收支的大体平衡。 本章小结 【关键词】 市场失灵 外部效应 政府干预及干预失效 公共物品 公共需要 非排他性 非竞争性 增长和发展 (2)寻租行为 与垄断企业的寻租行为主体不同 (3)政府提供信息不及时、不真实 对经济形式判断、气象预报、自然灾害预测等都是引导经济运行的重要信息 (4)政府职能的“越位”和“缺位” “越位”--指应当而且可以通过市场机制办好的事情而政府却通过财政手段人为地参与。 例子:政府热衷于竞争性生产领域的投资 “缺位”--指该由政府通过财政手段办的事情而财政没有办或者没有办好。 例子:义务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