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江苏乡村植物康养景观营建指南(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docx

发布:2025-02-03约4.27千字共1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

《江苏乡村植物康养营建指南(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

一、目的意义

简述产业发展现状,制定本团体标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预期经济社会效益分析等。

(一)产业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速,引起的城市人口激增、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亚健康人群的增多及慢性病的低年龄化等问题日益凸显,人们对健康与生态环境越来越重视,将景观与康养相结合的实践——绿色康养,正逐步走进大众视线,成为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和追求美好生活的重要举措。绿色康养是以康养景观学、休闲心理学等理论为基础,以田园、森林、湿地等自然环境为背景或自然要素为媒介,通过刺激视、听、嗅、味、触五种感官的场景体验活动,从生理、心理、精神、社会等发面对人体产生疗愈与健康养生功效的休闲疗愈方式。绿色康养满足了人们对健康生活的期待,可以缓解抑郁、舒缓压力、改善睡眠障碍、自然缺失等症状,对人体生理、心理、社会、行为等方面起到一定的疗愈作用。

乡村因其优越的生态环境、舒缓的生活节奏成为开展绿色康养活动的理想场所。在政府政策保障、舒适资源驱动、产业融合推动、多元需求拉动下,乡村康养产业正迎来发展黄金期,特色康居乡村、乡村康美基地、乡村康养旅游示范村等通过不断探索绿色康养的实践应

2

用,为人们提供感知自然的康养空间,成为公众体验绿色康养方式、促进身心健康的重要媒介。近年来,江苏省开展了村庄环境整治、村庄环境提升、美丽乡村建设、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等一系列乡村建设行动,为探索乡村康养景观营建奠定了扎实的工作基础和实践经验。同时,发展乡村休闲旅游农业作为推动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有力抓手,将康美基地列入“苏韵乡情”乡村休闲旅游农业重要活动计划,拓展业态模式和康养功能,打造老少皆宜的休闲胜地,一批理念新颖、功能多样、内涵丰富、特色彰显的典型脱颖而出。江苏乡村植物康养景观营建研究处于探索阶段,在营建过程中面临诸多问题,需要相关标准予以指导,当前乡村植物康养景观营建方面缺乏统一指导,各地之间的绿化风格和建设水平存在一定差异,存在着规划不科学、建设质量不高、管理使用效率低等问题,亟需解决。

(二)标准制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要求,开展乡村植物康养景观营建不仅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重要内容,也是拓展乡村康养功能、促进公众身心健康的重要任务。由于当前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不足,乡村植物康养景观营造大多停留在绿化和美化的程度,存在康养功效不明显、康养特征不明显、目标受众未全覆盖等问题。首先,乡村景观营造所选取的植物康养功效不明显,并没有完全发挥促进人体身心健康的功效;其次,植物景观配置中的五感设计不到位,人们全方位立体式感官体验不突出,导

3

致康养特征不鲜明;植物景观营造缺乏对全龄人群的康养需求和行为特征的分析,未能实现人群全面参与和个性化植物景观空间表达。本标准的制定可使乡村植物康养景观营造更加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全面提升乡村景观建设水平。

江苏乡村景观营建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发展,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本标准在江苏乡村景观建设实践探索的基础上进行了总结和凝练,尊重江苏省域省情实际,兼顾景观营建空间、使用人群特征,提出了乡村康养景观建设的江苏方案,对我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和示范性。编制团队在乡村休闲旅游规划、特色田园乡村建设、乡村创意景观设计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和工作经验,为本标准的制定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本标准拟针对当前乡村植物康养景观营建标准缺乏以及乡村植物康养景观营建中主题不突出、特征不明显、目标受众尚未全覆盖等问题,立足于江苏乡村发展实际情况,制定符合江苏乡村植物康养景观营建的标准指南。

(三)预期经济社会效益分析

本指南制定符合江苏地区的乡村植物康养景观营建指南,提出针对性及适用性强的乡村植物康养景观营造模式,不仅能美化乡村生态环境,还能促进居民和游客的身心健康,进一步提升江苏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建设水平。通过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填补乡村康养景观营建领域标准空白,规范乡村植物康养景观营建流程,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和追求美好生活的战略。

4

二、任务来源

根据2024年7月5日江苏省农学会下达的关于征集2024年立项项目的通知(苏农学字[~]~号),标准牵头单位向江苏省农学会提交立项申请;根据~年~月~日江苏省农学会下达的关于~团体标准立项的公告(苏农学字[~]~号),批准本标准(标准名称)立项。

三、编制过程(需根据标准制定程序各阶段的进展不断补充,直到可发布为止)

按时间节点及工作进度简述编制过程。(主要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