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喜看稻菽千重浪》《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探界者”钟扬》说课稿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
4.《喜看稻菽千重浪》《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探界者”钟扬》说课稿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3课时
教师:
单位: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喜看稻菽千重浪》《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探界者”钟扬》
2.教学年级和班级:2024-2025学年高中一年级(1)班
3.授课时间:2024年10月15日
4.教学时数:2课时(每篇课文1课时)
二、核心素养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通过学习《喜看稻菽千重浪》等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对文学作品的鉴赏和解读水平,增强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
2.思维发展与提升: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提取有效信息,进行逻辑分析和推理,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3.文化传承与理解:使学生了解和感悟课文中的传统文化元素,增强文化自信,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
4.审美鉴赏与创造:通过欣赏和分析课文中的优美词句和艺术形象,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激发创造潜能。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①理解并分析《喜看稻菽千重浪》中作者对农村生活的描绘和情感表达。
②掌握《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中人物形象的特点及其内在精神的挖掘。
③领悟《“探界者”钟扬》中科学家精神的内涵,以及其在现代社会的意义。
2.教学难点
①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中的隐喻、象征等修辞手法,并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②如何指导学生通过课文中的细节描写,感受人物内心世界,提升情感共鸣能力。
③如何培养学生从课文中提取关键信息,进行深度思考和批判性分析,形成自己的见解。
四、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教材。
2.辅助材料:准备与《喜看稻菽千重浪》等课文相关的背景资料、作者简介、时代背景等资料,以及课文精彩段落的多媒体展示。
3.教室布置:将教室分为小组讨论区,以便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和分享讨论。
五、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然后引入本节课的主题,简要介绍《喜看稻菽千重浪》的作者和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2.讲授新知(20分钟)
①教师带领学生阅读《喜看稻菽千重浪》,指导学生关注文中的关键词句和修辞手法,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对农村生活的情感表达。
②教师通过讲解《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分析人物形象,探讨其内在精神,并联系现实生活,引发学生思考。
③教师介绍《“探界者”钟扬》的背景,引导学生理解科学家精神的内涵,并讨论其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
3.巩固练习(10分钟)
①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讨论如何将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应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②教师给出几个与课文相关的问题,学生现场作答,巩固所学知识。
4.课堂小结(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课文中的关键点和核心素养目标的实现,鼓励学生在课后进一步思考和探索。
5.作业布置(5分钟)
教师布置以下作业:
①写一篇关于《喜看稻菽千重浪》的读后感,要求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
②深入分析《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中的人物形象,写一篇短文。
③收集有关科学家精神的资料,结合《“探界者”钟扬》,写一篇研究报告。
六、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掌握方面: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喜看稻菽千重浪》等课文的基本内容,理解作者的情感表达和创作背景。通过对课文的分析,学生能够识别并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提高了阅读理解能力。
2.语言运用方面:学生在课堂讨论和课后作业中,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课文进行深入解读,形成自己的见解。他们在写作中尝试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语言表达更加生动、形象。
3.思维发展方面:学生通过分析课文中的复杂情感和深刻主题,锻炼了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他们能够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提出有深度的观点,并在小组讨论中展示良好的逻辑分析能力。
4.文化理解方面:学生对课文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元素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增强了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自豪感和传承意识。他们能够理解文学作品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
5.审美鉴赏方面: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课文的审美价值有了更深刻的体会。他们能够欣赏课文中的优美词句,感受艺术形象的生动性,并在创作中尝试模仿和超越。
6.情感态度方面:学生通过学习《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等课文,对人物形象产生了情感共鸣,学会了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情感。同时,他们对科学家精神的内涵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激发了追求真理、勇攀科学高峰的志向。
7.实践应用方面:学生在课后作业中,能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撰写读后感、人物分析报告和研究论文,提高了实践应用能力。
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