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人力资源管理毕业论文我国政府采购人力资源存在问题及对策.doc

发布:2017-12-10约5.01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X X 大学 毕业论文 我国政府采购人力资源存在问题及对策 姓 名:__________ 2014年6月25日 我国政府采购人力资源存在问题及对策 摘 要:我国政府采购制度经过近10年的实践,取得了一些显著性成果,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政府采购人力资源存在的问题已显得日益突出。本文主要围绕政府采购人员自身存在的问题、原因进行了论述,通过借鉴国际上的经验,对如何解决这些主要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关键词:政府采购 人力资源 专业素质 我国自1996年开始实施政府采购制度以来,将竞争机制引入公共支出之中,为节约财政资金,优化支出结构,保证政府采购的质量,实现公共资源的优化配置,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在近10年的探索之中,我们取得了一些显著性成果,同时也存在一些弊端。其中,政府采购人员存在的问题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我国实施政府采购所要达到的目的,使政府采购制度的制度优势和政策功能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政府采购中人力资源的建设是我国所必须解决的问题。 一、当前我国政府采购人力资源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部分政府采购人员个人价值观错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逐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换,由于商品经济的利益倾向性原则,导致部分人道德价值观出现了严重的偏差。社会上的种种不良现象和观念对政府采购人员形成了巨大的冲击,造成部分采购人员的道德价值观发生了变化,忘记了自己作为一名国家工作人员的职责,忘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丧失了职业道德和工作责任感。采购人员在工作中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为了一己私利不惜牺牲自己的声誉和道德情操。 (二)政府采购人力资源整体专业素质不高 目前,我国政府采购管理队伍的专业知识及专业管理能力,整体上偏低。集中采购机构虽然配备了很多人员,但他们对政府采购所必备和掌握的招投标、合同、商业谈判、市场调查及商品、工程和服务等方面的有关知识和技能知之甚少,只能将采购活动委托给社会中介机构承办,而这样则增加了采购成本。即使是专业招标机构,他们擅长招标业务,但也普遍不了解政府采购的有关政策及管理要求,不规范现象时有发生。知识短缺和专业人才不足,使政府采购工作缺乏强而有力的组织力量,工作上行不成合力,创新不够,管理方法落后,导致规模上不去,效率不高,也难以做到规范。 (三)政府采购人力资源存在着违规操作行为 在我国政府采购实践过程中,供应商为获得供应特权或合同,通过各种手段向政府采购人员行贿。而政府采购个别相关人员为获得个人私利,利用手中的权利设置障碍,对政府采购的全过程予以控制,将“明制度”改为“暗规定”,对政府采购进行“黑箱操作”,贪污受贿,损公肥私,严重的破坏了公平竞争的环境。对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产生巨大的负外部性,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扭曲了政府采购的预期目的。如:在90年代末期,平均每年国家财政预算支出9586亿元,按5-7%的比例估计,损失约480-670亿元;平均每年国家财政预算外支出2952亿元,按10-15%比例估计,损失约295-440亿元;两者合计775-1110亿元,占GDP 比重为1.0-1.5%,超过全年军费开支总额,上述估计为保守估计,例如假定每年政府财政支出的20-30%用于公开招标采购,按10%节省资金计算,在190-290亿元,而目前政府公开招标采购的各类商品与服务仅占财政支出总额的1%左右。 二、制约政府采购人力资源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采购人员受商品交换观念的异化和社会环境的困扰 改革开放以来,在商品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利益观念不断膨胀,商品交换观念深入人心,最终渗透到不该进入的领域,被异化为权力、荣誉和道德的主宰,权权交易、权钱交易行为便应运而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物质财富的日益丰富,很多社会成员通过各种途径致富。面对灯红酒绿的世界,一些政府采购人员越来越无法满足相对清贫的生活,走上了“以权生财”之路。布坎南的公共选择理论认为:政府机构的人员并非是别无他求的公共利益的追求者,相反他们都是理性的经济人。正是在此条件下,使政府采购人员在采购的过程中往往为寻求自身利益而损害国家和社会的利益,通过设租、寻租等手段,创造不公平的竞争环境,扭曲政府采购的政策意图,这是政府采购腐败的人为因素。 (二)政府采购人才培养体系尚不完善 政府采购是一项全新的系统工程,政策性涉及面广,要进行有效采购,要求采购人员必须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而我国大部分政府采购人员,专业知识能力不强,这主要是我们国家尚未建立专门的政府采购人才的培养体系,比如:成立专门的学校或设置政府采购专业,而只是经过几次短期的培训就“匆匆上阵”,这已不能适应当前的实际需要。随着政府采购全球化的到来,要求采购人员对各专业知识都要有所涉猎,并达到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