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五上第六单元整合教学.doc

发布:2017-04-01约1.1万字共1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六单元 走进坚强人生 教材: 《滴水穿石的启示》:人生中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才能成就事业。 《顾运打不垮的信念》、《诺贝尔》:面对失败,从容爬起。 《天火之谜》:敢于探索,敢于创新,人生更精彩。 教材简析: 第六组课文谈的是人们如何坚持不懈地努力进行发明创造的。 《天火之谜》讲的是富兰克林的故事,这篇课文的语言训练点是分段概括段意,体会的人文思想是富兰克林的敢于发现的精神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这个故事颇为震撼人的内心,这是因为作者的表达,比如说作者通过列数字的形式,等等。 这篇文章的教学要引导学生体会文章关键词语的意思,比如课后作业第二题。 《诺贝尔》讲述的是诺贝尔发明炸药的故事,教师教学时要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表达。 《滴水穿石》是一篇说明性的文章,文章通过例举了一些人的事例来证明滴水穿石的精神,引导学生体会这样文章的写法。 《习作六》是根据图画,想象并编写故事 练习6的语文与生活是看一段话然后谈感受。 诵读与积累是分角色朗读一篇童话。 健康小顾问倒是一个可以搞上街的语文实践活动。 补充教材: 第一课时 人活着,需要有精神支持 ——滴水穿石的启示 一、板书滴水穿石 1、读好这个成语。 2、说说自己为这个成语的理解。 3、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读读滴水穿石这个故事,你对哪个词最感兴趣?读好这些课文。 重点教学:接连不断、锲而不舍、日雕日琢 朗读指导:同一个地方、几百年、几千年、几万年的朗读。 4、思考:为什么小水滴能把大石块滴穿? 5、出示第二自然段,板书:目标专一、持之以恒。 6、由这件事作者又得到了什么启示呢? 出示第二自然段,突出作者的观点。 二、 1、作者为了证明他的观点,举了三个事例,分别是会?(快速游览课文) 2、这三个人为什么能成功?他们的目标专一表现在哪里? 3、这三个人身上都有一种精神,这是一种什么精神?他又表现在哪里? 4、读书后交流自己的感受。 5、出示句子: 你看,古今中外,所有成就事业的人,在前进的道路上,不都是靠着这种“滴水穿石”的精神,才“滴穿”一块块“颜石”,最终取得成功的吗? (1)找出三个有“”号的词。 (2)说说它们分别是什么意思? (3)说句子。 6、你还知道哪些这样的事例? 7、从这些事例中,你受到什么启示? 8、出示句子: 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说说自己的理解。 三、升华 从滴水穿石这个故事到这么多人的事例中,你感受到了“滴水穿石”是一种怎样的精神? (持之以恒、坚持不懈、锲而不舍、日雕日琢) 第二课时 人活着,怎样面对挫折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一出示课题: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1、出示词语:厄运,厄是什么意思?厄运什么样的命运? 2、课文讲了谁的故事?谈谈又遇到了怎样的厄运了呢?自读课文(1-2)节。 交流:(1)他遇到了什么事? 出示:一天夜里…… (2)为《国榷》丢了,对他来说是厄运? (3)出示句子: 经过20多年来的奋斗,6次修改,谈迁终于在50多岁时完成了一部500多万字的明朝涌年史——《国榷》。 (4)这几个数字说明什么,读出这种感受。 (5)当天夜里,当他发现了《国榷》不见了,他会怎样说?怎样做? 3、出示句子:很多人认为他再也站不起来了,但厄运,并没有打垮谈迁,他很快从痛苦中挣脱出来,又回到了书桌旁下决心,从头撰写了这部史书。 (1)周围的人会怎样认为? (2)但谈迁是怎样想?怎样做的? (3)他下决心,从头撰写《国榷》,这次他会遇到比以前更多的困难,表现在哪里? 4、自学第32节,思考:他又会遇到什么更多的困难? (体弱多病,生命时间不长,资料重头找,环境恶劣,家境更贫寒) 5、是什么支撑着谈迁怎样做? 6、从中可以看出谈迁是一个怎样的人? 二、谈话升华 1、仿真《艺术人生》访谈节目。 谁来扮演谈迁,谁来做记者?你们有什么问题要问谈迁? (主要问题:1、小偷偷了你的《国榷》,你的内心感受是怎样的?2、是什么信念支撑着你再从头写史记。) 2、一起做观众把最后一小节的话送给谈老先生。 第三课时 人活着,是需要奋斗的 诺贝尔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听写生字词 机械 艰苦 威力 劈山筑路 逝世 瑞典 盛会 毫不气馁 (正确答案,投影打出) 1、上节课我们读通、读顺了课文,还学习了第一段。回忆一下:第一段主要讲了什么?从这一段中你还知道了什么? 2、过渡:为什么诺贝尔受到人们如此的怀念,如此的敬重呢?我们这节课将继续走进诺贝尔,学习课文的3-9小节。 二、读悟课文第二段 1、轻声读课文第二段,完成两个作业①用横线画出能代表这一段意思的句子。(诺贝尔一生在机械和化学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