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新课程理念下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研究》.doc

发布:2018-01-02约7.74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以《原电池》教学为例探讨新课程实验教学设计 萧山三中 高伟琴 摘要  在新课程实验教学的实践中教学观念的更新是第一位的,教师具有了新的理念便可以从新的高度进行实验教学的优化,可以选用合适的教学策略组织实验教学,并能对学生实验进行恰当地引导和评价,有助于学生三维学习目标的达成,同时使学生更深层次体验并逐步形成新的学习理念。本文以苏教版化学2《原电池》的教学为例探讨实验教学实践中的一些思路和实践效果,供同行交流借鉴。 关键词 新课程 实验教学 原电池     一、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手段 2001年6月出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提出了“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发展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和谐发展”的核心理念,其基本目标为:1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影响,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门类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使课程结构具有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3、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偏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4、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5、 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6、 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1]。其中第1条中强调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态度和获得基本技能,而实验能激发学生求知欲,学习的激情和兴趣,通过做实验能掌握一些基本技能操作;第2条中课程是有均衡性、综合性,而一个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需要很多物理的、化学的、数学的和语文等学科的知识,很好地体现了学科间的综合;探究性的实验的过程就是学生动脑、动手的过程,学生能从中形成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解决、分析问题的能力,交流合作的能力,正体现了第4思想;如果第5条目标能顺利实现,将有利于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实验教学中,从获取一些终身学习的知识和技能。纵上所述,在化学新课程教学中化学实验教学是展示新课程理念的最好舞台之一。 新课程改革已经在全国范围内铺开,改革的势在必行从一个侧面反应了我国科学教育相对落后的局面,改变这一现状的重点就是科学教育的情景化[2]。落实到化学教学中就要给予学生能以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的良好氛围,而化学实验的探索与创新显然是最好的切入点。 近观2000年以来的高考试题中的实验试题大多能立足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特别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创新实践等能力的考察,使新课程理念在很大程度上得以体现,向我们预示了新课程改革的步伐。为了我们民族的进步和学生个人的发展,我们中学化学教师所能做的就是如何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为了这一点我们要研究化学实验教学,发挥其化学教学生长点的应有作用。 二、实验教学的开展要顺应新的教学理念作出合理的调整 (一)实验教学的现状 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中的薄弱环节,目前普遍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的问题[4],而且在新课程教学中也会因惯性而保持一段时间: 1、演示实验多,学生实验少。 “照方抓药”式的验证性实验内容占了绝大多数,缺乏对培养创新能力和探索精神的目标诉求。另外,实验是学生在课堂上建立概念或得出规律的基础,因此必须有明显的实验现象,而很多演示实验只能让少数同学亲眼目睹实验的具体过程和现象。比如在原电池教学中铜片、锌片分别插入及用导线相连后再插入硫酸溶液中时两金属片上气泡的有无就很难被看清楚,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就把这个实验改成了边讲边学生实验。 2、强调实验技能的娴熟,而忽视实验所承载的教育功能,把化学实验仅仅作为一种实验技能的训练。化学实验的重要目标之一是使学生经历和体验实验的探索过程,只有经历了主动探索的过程,学生才能对科学实验有较为深刻的理解,才能受到科学过程和科学方法的训练,对科学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形成至关重要。 3、实验手段落后,现代教育技术已被应用到许多领域中,而实验教学中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深化教学要求的内容较少,不能反映当今化学发展的水平。 4、传统的实验和分析方法与生产实际的距离偏差较大。内容陈旧,缺少“绿色化学”“微型实验”等反映现代化学发展趋势的实验。不是解决真实情景中的化学问题,追求的是“纯”化学问题的解决,问题是单纯的、药品是纯净的、过程是单一的、结论是已知的,几乎没有学生发挥的余地。 5、化学实验教学评价手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