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客运专线双线隧道设计-毕业设计.doc

发布:2017-09-21约5.4万字共9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09届道桥专业毕业设计 2012届铁工毕业设计 黄 晶 岭 二 号 隧 道 设 计 班 级: 铁工30910 姓 名: 严斌利 学 号: 20 完成日期: 2011-12-10 第一章 结构设计 1.1工程概况 本隧道按行车最高速度250km/h,客运专线双线隧道设计。内轮廓执行《时速250公里客运专线双线隧道复合式衬砌》通隧(2005)0201—5图。洞内采用重型轨道碎石道床,铺设III型轨枕及60㎏/m钢轨。设计轨面至道床底面高度为77㎝。 1.2洞口段设计 ⒈本隧道进、出口进采用斜切式洞门 ⒉斜切式洞门的设计和明洞部分的施工 ⑴本隧道在里程DIK186+226~DIK186+244为明洞部分,长度为18m。由于埋藏较浅,一般在10~20米之间。故采用明挖扩大法施工。由于地质条件较差,为V围岩,在施工过程中要先作好防排地表水工作,开挖是要注意放坡和对边坡的防护。施工时主要以机械开挖为主。人工清底。在部分地段辅助爆破开挖。 ⑵在开挖过程中要注意对围岩的保护,减少对围岩的扰动。 ⑶洞门形式详见“福厦施隧—26”。 1.3洞身衬砌 洞身衬砌详见“福厦施隧—26”。 1.4支护及施工方法 ⒈全隧各段施工方法、加强支护及超前支护参数具体见下表;暗洞段施工方法按“福厦隧参02”图办理;钢架按“福厦贰隧参(05)4001,4002”图办理。 里程 长度 衬砌 级别 施工 方法 超前 支护 加强 支护 DIK186+226~DIK186+244 18 V 明挖 —— —— DIK186+244~DIK186+274 30 V CRD法 Φ89大管棚,每环40根,每根长30m 全环I20b型钢钢架,间距0.6m DIK186+274~DIK186+350 76 V CRD法 Φ42小导管每根长3.5m,每环40根环项间距0.4m,纵向每1.8m一环 全环I20b型钢钢架,间距0.6m DIK186+350~DIK186+380 30 IV C D法 Φ22超前锚杆每根长3.5m,每环40根环项间距0.4m,纵向每2m一环 拱墙I18型钢钢架,间距1.0m DIK186+380~DIK186+420 40 III 全断面法 DIK186+420~DIK188+190 1770 III 全断面法 DIK188+190~DIK188+230 40 III 全断面法 DIK188+230~DIK188+410 180 IV C D法 Φ22超前锚杆每根长3.5m,每环40根环项间距0.4m,纵向每2m一环 拱墙I18型钢钢架,间距1.0m DIK188+410~DIK188+540 30 III 全断面法 —— —— DIK188+540~DIK188+590 50 IV C D法 Φ22超前锚杆每根长3.5m,每环40根环项间距0.4m,纵向每2m一环 拱墙I18型钢钢架,间距1.0m DIK188+590~DIK188+632 42 V CRD法 Φ42小导管每根长3.5m,每环40根环项间距0.4m,纵向每1.8m一环 全环I20b型钢钢架,间距0.6m DIK188+632~DIK188+650 8 V 明挖 —— —— ⒉系统支护参数按采用纸参考图办理。 ⒊为保证质量,改善工作面环境,喷混凝土采用湿喷技术。 ⒋全隧施工时,仰拱混凝土应先施作,拱墙二次衬砌采用一次立模筑。 ⒌暗洞段采用光面爆破、锚喷支护,按“福厦贰隧参(05)4001—19”和“福厦贰隧参(05)4002—16”图的要求对结构支护体系的稳定性进行监测分析,并按仰拱超前的原则组织施工。 ⒍洞身DIK186+900~DIK187+100线路左侧240m为紫坑水库,其坝底标高约为80m,顶标高96.8m,库容量22400m高于线路约58m,据地质专业工程地质评价,隧道开挖不会引起水库大量渗水。隧道施工中采取加深局部炮眼探水,并注意观察地下水渗漏情况,必要时可实施开挖后局部注浆。 1.5附属建筑物 ⒈本隧共设综合洞室兼电缆余长腔9个,综合洞室内设简易的消防器具并设标示牌。 ⒉为满足电力、通信、信号等要求,与隧道两侧各设两到电缆槽,沟槽技盖板布置图详见“福厦隧参(05)4001—14、福厦贰隧参(05)4002—12、福厦隧参01—15”。(3)每个洞口均设置电力过轨钢管和通信、信号过轨钢管,其设计参见“福厦隧参01—17、18,福厦隧参03—16、17”。(4)每个综合洞室设置通信、信号过轨钢管和通信、信号接地体,其设计详见“福厦隧参03—16、18”。 1.6防排水 1.6.1衬砌防水 1.6.1.1全隧二次衬砌拱部、边墙及仰拱(底板)采用防水混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