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鱼塘管理技术要点.docx
春季鱼塘管理技术要点
随着气温、水温逐渐升高,经过一个冬季越冬的塘鱼开始摄食,亲鱼性腺也迅速发育、成熟。但同时由于阴天霉雨大雾天气经常出现,光照不足,气压较低,且越冬后的鱼塘水质一般呈老化状态,水体的下层往往积聚了过多的亚硝酸盐、氨氮等有毒有害物质,水质较差,易造成鱼塘水体缺氧、鱼类浮头。所以,抓好春季鱼塘管理,保持鱼塘良好的水质环境,能有效促进鱼类提早摄食、恢复体质、增强抗病能力,能有效促进亲鱼的性腺发育、成熟。对于全年的渔业生产,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关于亲鱼培育要注意:
及时改善鱼塘水质,合理投喂优质饲料,加强亲鱼的培育。越冬后的亲鱼鱼塘,水质一般呈老化状态及出现弱酸性,故当鱼塘水温逐渐回升并稳定至13~15℃以上时,对鱼塘水质进行处理。具体方法如下:(1)全塘换1/3新鲜水;(2)适当降低池塘水位,以利池塘水温快速升高;(3)天气晴朗时,中午开1~2小时增氧机暴气;(4)视情况需要,使用生石灰或微生物制剂等改善鱼塘水质。
及早开食,加速亲鱼的性腺发育。
勤巡塘,避免鱼塘出现浮头现象。处于怀卵的亲鱼,耗氧量相对偏高,要保持鱼塘水质有较高的溶氧量(4~5mg/l),否则影响亲鱼的发育、成熟。一旦池水缺氧,亲鱼出现浮头,则会影响亲鱼的成熟、产卵,甚至导致亲鱼不产,严重影响了全年的生产。
加强冲水,促进亲鱼发育成熟。水温稳定在15℃以上时,对亲鱼加强水流刺激,有助
于亲鱼的发育成熟,有助于成熟亲鱼顺利产卵。
有效控制鱼病发生,严格控制亲鱼塘的施药量。越冬后的亲鱼,有部份亲鱼可能出现冻伤患水霉病,要及时将死、病鱼捞走,避免污染水质,及时用水霉净(100g/亩.m)全塘泼洒防治水霉病,并严格控制亲鱼塘的施药量。施药过多、施药量过大,会影响亲鱼的成熟产卵,甚至影响产卵孵化出的鱼苗的质量。
二、关于成鱼饲养要注意:
1.春季期常出现阴天霉雨天气,气压较低,水体易缺氧,此时水质管理的要点是:加强巡塘,注意鱼塘浮头现象出现,及时开启增氧机增氧;及时对鱼塘更换、加注新鲜水;视鱼塘水质恶化情况,全塘泼洒生石灰或施用微生物制剂改良水质,保持鱼塘良好的水质环境。2.开春后鱼塘水温渐升,鱼类开始摄食,此时应及早开食,投喂新鲜质优的饲料,保障
鱼类能提早开食,促进体质的恢复,增强提高抗病力,及时促进鱼类的生长,提高养殖产量、效益。
3.做好防病治病措施。越冬后有部分鱼可能冻伤患水霉病等,可采取如下方法防治水霉病:(1)用水霉净(100g/亩.m)全塘泼洒;(2)用五倍子药汁全塘泼洒,使池水浓度达到4ppm为宜。
夏季鱼塘管理五要点
一、合理施肥夏秋高温季节,要勤于观察水色,当水色开始变淡时,应及时追肥。以鲢、鳙为主的池塘,施肥量大点,以草鱼、青鱼为主的池塘,施肥量小些。施肥做到量少勤施,肥料要经过发酵后加水全池泼洒,一般每0.067hm2每次施肥100千克左右,当水质过浓时,就不能施肥,应及时注水。总之,池瑭水质始终保持“肥、活、嫩、爽”,透明度在25厘米左右。
二、科学投饵5—8月份水温逐渐升高,鱼类食欲增大,米糠、麸皮、豆饼等混合精料可大量投喂,尤其水旱草,此时数量多、质量好,要狠抓草鱼吃食,投饵做到“匀、足、好”。这一阶段的投量占全年的70%,按照计划一定要逐月、逐日保证落实。
三、防止浮头炎夏时,高产鱼池水质很浓,有机质过多,耗氧大,池水易缺氧、变质,或遇到连绵阴雨、大雾、天气闷热等都易引起鱼类因缺氧而浮头。防治办法首先要保持良好的水质,及时加注新水,同时要合理投饵施肥;其次要经常开动增氧机增氧,最适开机时间和长短要根据天气、鱼的动态及增氧机负荷等灵活掌握。
四、鱼病防治6—9月份是鱼病高发季节,特别是白皮病、烂鳃病、肠炎等发病率较高。防治办法:(1)加强日常饲料管理、改善水质、正常掌握投饵技术,定期用漂白粉1×1或生石灰15×16-6全池泼洒。(2)对草鱼肠炎病在投放鱼种时进行免疫预防,平时定期用肠炎灵每50千克吃食鱼用药10克拌料投喂,一疗程3—5天。(3)防爆发性流行病可定期投喂鱼散并用生石灰15×16-6全池泼洒治疗可用百毒净。
五、适时捕捞为减轻饲养后期池塘负载量,培养一部分大规格鱼种,要在夏秋季分批适量捕捞一部分个体大的食用鱼,同时补放一批夏花。捕捞时选择天气凉爽、鱼不浮头时进行,一般在下半夜至黎明前捕捞,捕捞后及时加注新水或开动增氧机增氧。
夏初成鱼养殖管理要点
鱼类是变温动物,冬春季节气候偏冷,水温较低,鱼类处于冬眠状态。一般情况下,鱼类活动量小,摄食量也很小,鱼体会逐渐消瘦。开春后,随着气温回升,鱼类逐渐开始活动觅食。广大养殖户应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培肥池塘水质,让鱼类尽早开食,促使鱼类尽快恢复生长。
早春给鱼类投饵应抓住一个“早”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