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学年高中总复习第一轮数学第六章6.3不等式的证明(二).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6.3 不等式的证明 (二)
巩固·夯实基础
一、自主梳理
1.用综合法证明不等式 :利用不等式的性质和已证明过的不等式以及函数的单调性导出
待证不等式的方法叫综合法 ,概括为“由因导果” .
2.用分析法证明不等式:从待证不等式出发,分析并寻求使这个不等式成立的充分条件
的方法叫分析法,概括为“执果索因” .
除三种基本方法外 ,还有以下常用方法 :
(1) 反证法 :是先假设结论不成立 ,并由此出发 ,推出和题设条件或已经知道的结论相矛盾
的结果 ,从而说明结论成立 .
(2) 换元法 :原不等式的代数式 ,经适当的三角代换或代数换元 ,能使证明的过程简化 .
(3)放缩法 :借助于不等式的传递性 ,要证 ab,只需证 ac,cb, 或借助于其他途径放缩 ,如舍
项、添项等 .
值得注意的是 ,放缩法是高考的“热点” ,特别在解答题中,注意使用 .
(4) 构造函数法、导数法在证明不等式时 ,也经常使用 .
(5) 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在数列中的运用也应引起重视 .
链接·提示
不等式证明方法多 ,证法灵活 ,其中比较法、 分析法、 综合法是基本方法 ,要熟练掌握 ,其他
方法作为辅助 ,这些方法之间不能截然分开 ,要综合运用 .
二、点击双基
1.(2006 上海春季高考 )若 a、b、c ∈R,ab,则下列不等式成立的是 ( )
1 1 2 2 a b
A. B.a b C. 2 2 D.a|c|b|c|
a b c 1 c 1
分析:由不等式的性质容易得答案 C.
答案: C
n 1
n ( 1) *
2.( 理)(2005 北京春季高考 )若不等式 (-1) a2+ 对任意 n ∈N 恒成立 ,则实数 a 的取值范
n
围是( )
3 3 3 3
A. [-2, ] B.[-2, ) C. [-3, ] D.(-3, )
2 2 2 2
分析 :当 n 为正偶数时 ,
1 1
a2- ,又 2- 为增函数 ,
n n
1 3 1 1
∴a2- = .当 n 为正奇数时 ,-a2+ ,a-2- .
2 2 n n
1 1 3
而 -2- 为增函数 ,-2- -2, ∴a≥-2.故 a ∈[-2, ).
n n 2
答案 :A
1 1
(文 )(经典回放 )若 < < 0,则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