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哈希查找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doc

发布:2017-10-04约7.47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南昌航空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数据结构 实验名称: 班级:姓名:: 指导教师评定:签名: 题目:编程实现哈希表的造表和查找算法。 要求:用除留余数法构造哈希函数,用二次探测再散列解决冲突。 需求分析 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输入一个顺序表(哈希表) 通过用除留余数法构造哈希函数,并用开放地址的二次探测再散列解决冲突。 在经过排序后显示该哈希表。 程序执行的命令包括: (1)创建哈希表 (2)输出哈希表 (3)二次探测再散列解决冲突 二、概要设计 ⒈ 为实现上述算法,需要顺序表的抽象数据类型: ADT Hash { 数据对象D:D是具有相同特征的数据元素的集合。各数据元素均含有类型相同,可唯一标识数据元素的关键字。 数据关系R:数据元素同属一个集合。 基本操作P: Creathash(h) 操作结果:构造一个具有n个数据元素的哈希查找表h。 destroyhash(h) 初始条件:哈希查找表h存在。 操作结果:销毁哈希查找表h。 displayhash(h) 初始条件:哈希查找表h存在。 操作结果:显示哈希查找表h。 hash(h,k) 初始条件:哈希查找表h存在。 操作结果:通过除留余数法得到地址用k返回。 hash2 (i,k) 初始条件:哈希查找表h存在存在,i是除留余数法得到的地址。 操作结果:返回二次探测再散列解决冲突得到的地址k。 search (h,key) 初始条件:哈希查找表h存在。 操作结果:查找表h中的key,若查找成功,返回其地址,否则返回-1 insert (h,key) 初始条件:哈希查找表h存在。 操作结果:若表h中没有key,则在h中插入key。 search1(h, key,p) 初始条件:哈希查找表h存在。 操作结果:在表h中查找key,若没有,则返回p的插入的地址,否则返回-1。 }ADT Hash 2. 本程序有三个模块: ⑴ 主程序模块 main(){ 初始化; { 接受命令; 显示结果; } } ⑵ 创建hash表的模块:主要建立一个哈希表; ⑶解决冲突模块:利用开放地址的二次探测再散列解决冲突; (4)输出哈希表模块:显示已创建哈希表。 三、详细设计 ⒈元素类型,结点类型 typedef struct { int key; }keytype; typedef struct { keytype elem[100]; int length; /*当前的长度*/ int size; /*哈希表的总长*/ }hashtable; /*全局变量*/ int a=0,b=0; /*哈希函数*/ 2.对抽象数据类型中的部分基本操作的伪码算法如下: /*哈希函数*/ int hash(hashtable *h,int k) { return k%h-size; } /*二次探测再散列解决冲突*/ int hash2(int i,int t) { if(i%2==0) t=t+pow(++a,2); else t=t-pow(++b,2); return t; } /*创建哈希表*/ void creat(hashtable *h) { int i,j,key,t,p; printf(input hash size and length:); scanf(%d%d,h-size,h-length); for(i=0;ih-size;i++) h-elem[i].key=-1; printf(input data:\n); for(j=0;jh-length;j++) { scanf(%d,key); p=hash(h,key); if(h-elem[p].key==-1) h-elem[p].key=key; else { i=0; t=p; while(h-elem[p].key!=-1h-elem[p].key!=keyih-size/2) { p=hash2(i,t); i++; } a=b=0; h-elem[p].key=key; } } } /*查找哈希表中的元素,返回元素的地址,否则返回-1*/ int search(hashtable *h,int key) {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