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DB22T 1738-2012 梅花鹿结核病、布鲁氏菌病、口蹄疫免疫规程 .docx

发布:2025-03-05约4.99千字共1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ICS65.020.99B41

备案号:36029-2013DB22吉林省地方标准

DB22/T1738—2012

梅花鹿结核病、布鲁氏菌病、口蹄疫免疫规程

Immuneprogramfortuberculosis,neapolitanandfoot-and-mouthdiseaseofsikadeer

2012-12-21发布2013-01-01实施

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I

DB22/T1738—2012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长春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由吉林省畜牧业管理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长春市农业科学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田来明、杜锐、邹春丽、时坤、赵立峰、张维珍、姜福子、郝明远、张庆双、郑慧、夏超、王雨千。

1

DB22/T1738—2012

梅花鹿结核病、布鲁氏菌病、口蹄疫免疫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梅花鹿结核病、布鲁氏菌病、口蹄疫的诊断、免疫、免疫期、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本标准适用于梅花鹿的结核病、布鲁氏菌病、口蹄疫疾病的免疫预防。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8635动物防疫-基本术语

GB/T18935口蹄疫诊断技术

3术语和定义

GB/T18635界定的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结核病tuberculosis

由结核分枝杆菌所引起的人畜和禽类共患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其病理特点是在许多种组织器官形成肉芽和干酪样、钙化结节病变。

3.2

布鲁氏菌病neapolitan

由布鲁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传染病。3.3

口蹄疫footandmouthdisease

俗名“口疮”、“蹄癀”,是偶蹄兽的一种急性发热性高度接触性的传染病。其临诊特征是在口腔粘膜、蹄部和乳房皮肤发生水疱和溃烂。

3.4

变态反应allergy

机体对某些抗原物质发生的一种可导致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损伤的异常免疫反应。

4结核病

2

DB22/T1738—20124.1诊断

采用鹿结核病变态反应(OT点眼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联合诊断方法,参照附录A的规定执行。

4.2免疫

4.2.1适用对象

鹿结核病免疫适用对象如下:——结核病阴性鹿;

——3月龄之内仔鹿可直接接种。4.2.2疫苗

冻干皮内注射BCG。

4.2.3接种方法

接种前用75%酒精消毒接种部位,在颈部或臀部采用皮内或皮下接种均可。4.2.4用量

仔鹿、幼鹿和成鹿每头每次0.75mg,用1mL稀释液稀释后接种。

4.2.5接种次数

4.2.5.1阴性鹿实行二次接种,间隔时间一年。

4.2.5.2仔鹿连续三年每年春季接种一次。

5布鲁氏菌病

5.1诊断

采用鹿布鲁氏菌病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诊断方法,应参照附录B的规定执行。5.2免疫

5.2.1适用对象

布鲁氏菌病阴性鹿。5.2.2疫苗

布鲁氏菌病羊型5号弱毒冻干疫苗。

5.2.3接种方法

第一年免疫为皮下注射,以后各年均采用饮水口服给苗。5.2.4用量

5.2.4.1皮下注射

3

DB22/T1738—2012

成年鹿、幼年鹿,按每头每次250亿活菌数皮下注射;哺乳期仔鹿每头每次30亿~40亿活菌数皮下注射。

5.2.4.2口服

成年、幼年鹿按每头每次饮用400亿活菌数。5.2.5接种时间

每年11月份接种。

5.3免疫期一年。

5.4注意事项

5.4.1该疫苗为活菌疫苗,在运输和保存时不应受热。

5.4.2疫苗不准与抗生素并用。

5.4.3疫苗稀释后,应当天用完,隔日不准再用。

5.4.4母鹿应在配种前一个月接种,公鹿应在性成熟前接种,老、弱、残及妊娠母鹿不宜接种。

5.4.5饮水给苗严禁用热水稀释疫苗,混合要均匀,按20头鹿一群为宜,给苗前断水6h。

5.4.6疫苗有一定残余毒力,工作人员接触易引起感染。使用时要注意人员保护,不准徒手搅拌疫苗。5.4.7工作人员应带手套、口罩、工作服和胶靴,用后消毒;饮水槽可日晒消毒;稀释和注射疫苗的用具,用后一定煮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