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一堂有灵魂的美术课.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如何上好一堂有灵魂的美术课美术教师是设计者、启发者、引导者、鼓励者,而绝非单纯传授技能技法的“教书匠”。如果执教无方,便适得其反,事与愿违。在进行少儿美术教学时,必须熟悉少儿的心理特点,选用正确的能提升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能力的教学方法。把握少儿心理特点是教学实现的基础“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人的审美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后天从小培养的。少儿喜爱画画是其天性。他们有独特的观察方式、超常的表现手法、唯我独占的构图、大胆无忌地落笔、奇特夸张的造型、我行我素的用线、单纯强烈的对比色。他们凭自己的感受动画笔,在图画上表达其内心世界,往往能画出使人倍感亲切而又天真、纯朴的好画。少儿美术教育就是要让少儿充分开发智力,提高其审美能力,促进其艺术个性的发展。毕加索曾说过,我要用儿童的眼睛看世界,这也是许多画家追求的艺术境界。因此,在少儿美术教育中一定要充分尊重孩子的天性,利用他们的探求心理,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创造力,促进其完整人格的形成。少儿时期是智力开发和身体成长的关键时期,其音乐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识智能等多方面的智能在这个时期都将有个长远的发展,同时身体各项机能也能够在良好的锻炼下获得较大的发展。特别是就美术教育的角度来说,这个时期,少儿的眼部神经系统处于急速成长阶段,其对于色彩的敏感度、感知力均较强。在美术指导方面的训练尤其可引导孩子对于周围事物形态、色彩形成正确的认识,使其视觉机能在美术学习中得到提升和检验,使其思维能力在美术教育中得到培养,并激发其创造潜能。美术活动对孩子来说是玩画画游戏,而少儿美术教育,就是让少儿在美术环境中游戏,在游戏中提高他们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感,教给他们正确的观察方法,启发形象思维的运转,鼓励想象与表现的“敢”字。同时又是一种再创造,在不知不觉中感悟美、追求美、创造美、享受美,在观察思考中锻炼了创造能力,增长知识,开拓视野。如在上《昆虫世界》这一课中,可通过学生们熟悉的实际生活例子导入,先把课前做好的昆虫戒指戴在手指上说:“我是一只美丽的小蝴蝶,但是我很孤单,你们能帮我找些好朋友来吗?”然后引导同学们就开始剪一剪、卷一卷、贴一贴、画一画,让孩子们做出一个个漂亮的昆虫。这样把握了学生心理,既紧扣了教材内容,又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美术教学中,如何发挥儿童的创造性是关键,对儿童来说,没有生活感受是缺憾,而有了生活感受无却法表达便是遗憾。儿童绘画教学要讲究方法,多给予鼓励、多引导观察,就会收益无穷。(二)游戏情景的设置是教学的有效方法无论辅导老师的方法有多么“高明”,只要把孩子作品的“原创性”给抹掉了,使画没有了“孩子气”,这个老师就不算是一名成功的老师。如果能孩子们大都是在画着玩时,学生们就会不知不觉地上了我们的“贼船”。如果能当孩子们画好一幅很漂亮的画时,他自己并不知道用的是哪“一路”招数,这样的教学才无疑是成功的。艺术这东西就这样,你越是急于想找它,它越是不想见你。当你不急了,神情放松了乱涂乱抹时,它又悄悄地自己找上门来,孩子的画更是如此。没有画法的方法是最好的方法,没有技巧的技巧是最好的技巧,不留痕迹的教育是最好的教育。因此在教学中涉及适当的游戏情景,提升少儿学习兴趣,是上好一堂少儿美术课的好方法。在新课改迅速发展的今天,单一枯燥的美术教学已远远不能适应学生的发展。游戏是各年龄段的学生都喜欢的活动,在少儿美术教育中就更是如此,游戏能满足他们爱玩好动的需求,并能激发学生大脑最积极最有创意性区域,把美术活动与创新能力结合在一起。新课程美术教材的大部分内容当中,多有潜在的游戏内容,教师要擅于挖掘,利用游戏教学来促使学生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当然游戏及其名称也要符合学生的心态。教师要擅于把握,针对游戏的具体内容起一个既吸引学生又具有美术课特色的名称。如“美术大本营”、“猜一猜”、“我是小画家”等等。如在教学小学美术《笔墨游戏—青蛙》一课时,就可以让几名同学透过实物投影仪,做一个笔墨接龙游戏,先由一名同学在纸上画一笔,后面的同学想象前面的同学画的像什么,然后添上一笔,以此类推,接下来的同学不断添上一笔,其他同学观察笔墨的变化。这样通过游戏,既引入了教学内容,又提升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在游戏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游戏中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扩散,在游戏中想象力得到了丰富。因此,游戏教学能使学习过程变得轻松活跃,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能促进学生不断地学好新知识、新技能,以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需要。(三)提升少儿学习兴趣是教学关键学习过程中内在动机与兴趣直接相联系,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如何能让学生乐于学习、主动学习是每一位教师最关心的一个问题。尤其是少儿自身的顽皮性、依赖性和意识形态的不成熟,是少儿自主学习中的最大障碍。传统教育长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