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实验4振幅调制器.doc

发布:2017-04-15约1.97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PAGE 4 高频电子线路实验报告 (实验4 振幅调制器) 班级: 姓名: 学号: 实验四 振幅调制器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用集成模拟乘法器实现全载波调幅和抑止载波双边带调幅的方法。 2.研究已调波与调制信号及载波信号的关系。 3.掌握调幅系数测量与计算的方法。 4.通过实验对比全载波调幅和抑止载波双边带调幅的波形。 二、实验内容: 1.观察模拟乘法器MC1496正常工作时的输出波形图。 2.实现全载波调幅,改变调幅度,观察波形变化并画出波形图。 3.实现抑止载波的双边带调幅波。 三、基本原理 幅度调制就是载波的振幅(包络)受调制信号的控制作周期性的变化。变化的周期与调制信号周期相同。即振幅变化与调制信号的振幅成正比。通常称高频信号为载波信号。本实验中载波是由晶体振荡产生的10MHZ高频信号。1KHZ的低频信号为调制信号。振幅调制器即为产生调幅信号的装置。 在本实验中采用集成模拟乘法器MC1496来完成调幅作用,图4-1为MC1496芯片内部电路图,它是一个四象限模拟乘法器的基本电路,电路采用了两组差动对,由V1-V4组成,以反极性方式相连接,而且两组差分对的恒流源又组成一对差分电路,即V5与V6,因此恒流源的控制电压可正可负,以此实现了四象限工作。D、V7、V8为差动放大器V5与V6的恒流源。进行调幅时,载波信号加在V1-V4的输入端,即引脚的 = 8 \* GB3 ⑧、 = 10 \* GB3 ⑩之间;调制信号加在差动放大器V5、V6的输入端,即引脚的 = 1 \* GB3 ①、 = 4 \* GB3 ④之间, = 2 \* GB3 ②、 = 3 \* GB3 ③脚外接1KΩ电位器,以扩大调制信号动态范围,已调制信号取自双差动放大器的两集电极(即引出脚 = 6 \* GB2 ⑹、 = 12 \* GB2 ⑿之间)输出。 图4-1 MC1496内部电路图 用MC1496集成电路构成的调幅器电路图如图4-2所示,图中VR8用来调节引出脚 = 1 \* GB3 ①、 = 4 \* GB3 ④之间的平衡,VR7用来调节 = 5 \* GB3 ⑤脚的偏置。器件采用双电源供电方式(+12V,-9V),电阻R29、R30、R31、R32、R52为器件提供静态偏置电压,保证器件内部的各个晶体管工作在放大状态。 图4-2 MC1496构成的振幅调制电路 四、硬件说明: 1.本实验要用到“振荡器与频率调制”、“低频调制信号”、“振幅调制”三个实验模块,它们都在试验箱的左上角,分别找到这三个实验模块的位置。 2.我们要用到“振荡器与频率调制”输出的f=10MHz,VP-P=300mV左右的高频正弦波作为VΩ(t); 3.我们要用到“低频调制信号”输出的f=1KHz,VP-P=300mV左右的低频正弦波作为VC(t); 4.以上两波形输入到“振幅调制”电路中,得到调幅波输出。 五、实验步骤: 1.将“振幅调制”的J11、J17两个跳线帽都连接到右边两接线柱上(即:暂时不将信号输入到“振幅调制”电路中)。 2.在“振荡器与频率调制”中,将S2置于4,S4置于2,S3全断开(全向下),用示波器在其波形输出端口J6观察输出波形,并记录:f= , VP-P= 。 3.将“低频调制信号”的波动开关S6拨向左边,用示波器在其波形输出端口J22观察输出波形,并记录:f= , VP-P= 。 4.将“振幅调制”的J11、J17两个跳线帽都连接到左边两接线柱上(即:将高频、低频两信号分别输入到“振幅调制”电路中),用示波器在其波形输出端口J23观察输出的“普通调幅波”波形,并要求在图上标出上包络的峰峰值大小。 补充说明: 若此时将“低频调制信号”的波动开关S6拨向右边(UΩp-p=0),并调节“振幅调制”的电位器VR8,使示波器上输出波形幅值为零,再将“低频调制信号”的波动开关S6拨向左边,可在示波器上观察到“抑制载波振幅调制”信号的波形,如下图4-3(a)所示。 若此时再逆时针调节VR8(使UΩp-p从零逐渐增大),可在示波器上观察到“普通(全载波)振幅调制”信号的波形,如下图4-3(b)所示。 图4-3(a) 抑制载波调幅波形 图4-3(b) 普通调幅波波形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