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浅谈中国语法学的发展.doc

发布:2017-06-18约1.17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浅谈中国语法学的发展 汉语言文字学 110501032149 杨莎娜 摘要:本文粗略介绍了我国古代的汉语语法研究,并详细回顾了《马氏文通》发表以来汉语语法学的发展。既有发展态势的勾勒,也有节点、侧面的描述,希望能为大家认识中国语法学的过去、现在甚至未来,提供一个参考。 关键词:汉语语法学 语法学的兴起 语法学的发展 引言 在我国古代,语法研究很早就萌芽了。但那时的语法研究还只不过是一些零星的、不自觉的研究。这个时期开始出现的一些专门研究语法的著作,也主要是从训诂的角度入手,没有对语法作全面的、系统的分析和研究。这反映了语法研究初兴时的状况。 具有现代意义的、系统的汉语语法研究肇始于清末马建忠的《马氏文通 》。1989年《马氏文通》的发表标志着中国语法学的正式创立。《马氏文通》使汉语语法研究脱离了训诂国学的范围和影响,成为了一门独立的科学。对中国语法学作出了伟大的历史性贡献,标志着汉语语法学的正式建立。至此以后,百年来汉语语法学追踪世界潮流,完成了由语文学向语法学,由传统语法学向结构主义语法学,由结构主义语法学向多元语法理论的历史嬗变,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汉语语法研究取得了优异的成就和巨大进步,但在语法学发展过程中也曾暴露了因模仿西洋语法忽视汉语点而造成的削足适履的缺点,中国学者力求矫正机械模仿之弊端 ,寻求独立研究之新风的学术之路。在新的时代,学者们进一步对语法研究对象新的本质特点的进行揭示,推动这门学科向前发展和飞跃。当代人们对语法特点的认识正经历着一个由一维到多维,由平面到立体的转变过程 。 1 我国古代的汉语语法研究 一种语言的语法学,一般是从分析其具体的语言事实出发,然后逐步认清该语言的性质和特点,不断揭示共同结构规律,并经过归纳整理和全面总结,才构成为科学的系统的。也就从说,要研究好某种语言的语法,必须对它的性质特点有所认识,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认为语言特点认识得愈清楚,语法学就研究得越好。世界上许语言(英语、法语、德语、俄语……) 的语法研究,就都是这样发展过来的。 可是汉语的语法研究 ,却走的是与众不同的曲折道路。 我国关于语法现象的分析是比较早的。例如春秋战国时期,《春秋》的注解中就有类似语法的分析,涉及到自动与他动、单数与多效、修饰成分等;汉魏时期,开始了对虚词以及句、读、顿的研究;唐宋以后,研究的领域更是扩及到了句式、省略、倒装、词语搭配等许多方面。应该说,这些分析研究都是符合汉语实际的,能够反映汉语特点的。但是古人并没有发展系统的语法科学仅有朦胧的语法意识。为探究经呕心沥血的文字、学家们发现汉语的词并非都有实在的词汇意义,有些词只能从这个词同其他词的连贯中求得解释于是从虚字入手开始了汉语语法的研究古人用释实词、虚词用诵读玩索文章语气体会语法关系讲究的是 “神而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