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2上半年工作总结.doc

发布:2017-11-01约2.67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袁野传媒工作总结 孙海涛工作室在学校整体工作的部署下,于2010-2011第二学期开始开展工作。主要规划是:将工作室工作的开展与高中物理学科组的活动开展有机地结合起来,不分散精力,有所突出的开展。学期初便在高中物理学科组组员(和工作室成员)讨论的基础上,结合工作室三年发展规划及工作室成员三年规划,形成了学科组开展教研活动的总体计划。按照具体计划,克服困难,坚持“定时间、定地点、定主题”地进行教研。积极地组织,扎实地开展,活动有实效,成员有收获。具体总结如下: 一、工作室工作进展情况 1、成员吸纳。三月份,学校给工作室进行了挂牌。高中部的五位教师:赖小平、张仁军、马明兵、刘宏涛、董武,初中部的罗江华老师,按照要求向负责人孙海涛正式提出了加入工作室的申请,被吸纳为成员。 2、活动方针:“工作室”工作与高中物理学科组活动有机结合。 3、总体计划: ⑴适当开展高考试题的解题交流研讨,配合学校促进教师解题能力的提升。 ⑵围绕“生本课堂”的打造,以年级学科“集体备课”为重心,开展系列“听、评、馈”活动,在研讨交流中共同提高。 ⑶在各项活动中,发挥老教师的经验和责任意识,引领和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 二、具体活动与实效 1、提升教师解题能力。首先,向全体教师通报了全市基本功比赛中教师完卷情况。帮助教师理性分析了成绩背后折射出的教师解题能力现状。重申了“解题能力是教师必备素质的指标之一”。其次,明确了学科组此项任务的方针:分散解题训练与集中研讨交流相结合。以2011年乌市和自治区的5次模拟考试物理卷为蓝本,规定时间限定地点完成,然后集中评卷。专门就 “高考试题的解法”为话题开展交流研讨,集思广益、互通有无、共同提高。 2、积极探索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围绕“生本课堂”、“集体备课”探索高效课堂的交流研讨是工作室本年度的教研主旋律。 工作室按照计划,基本上能够按照每月两次的频率,组织系列活动,全年完成了14人次的活动。活动内容丰富且富有实效。上半年,由年级学科针对性的对一节课进行“集体备课”,拿出初备稿、交换意见、修改稿、授课教案。下半年,则强调以探索分组互助合作探究的生本课堂为主线,突出以生为本。备课时加强预设,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疑点,以此提交教案。然后,工作室安排时间,成员进入课堂进行课堂观察。最后,展示课后,组织研讨活动。先由授课教师谈设计思想和授课感受。再由听课教师结合听课感想和自身教学中的思考,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交流心得、各有收获。 4月,工作室成员刘宏涛承担了“三地市教研”活动的展示课任务。5月,工作室成员罗江华、赖小平、刘宏涛和初中教师潘静,参加第六届全国创新大赛活动。工作室适当调整了工作计划,帮助几位教师进行集体做课。课前,集思广益,非常具体的出谋划策;试讲课,成员们进入课堂,进行观察;课后,通过对课堂实际效果的观察和思考,提出参考意见,帮助主备教师对课堂设计进行修改调整。发挥了集体力量,每位教师也都在活动中有所收益。 10月,刘宏涛取得代表新疆参加全国决赛的资格。工作室帮助刘宏涛重新设计、重新录课。并特意安排刘宏涛模拟全国比赛的赛制进行评课,以锻炼提高他的评课能力。 教师在研讨中展示、交流、互动、提高,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问题,结合自身实践,做了深入的思考,而后又把研讨中的收获运用到实践中去,课堂朝着“高效”越迈越近。教师在不断地“实践、研讨、实践”循序过程中,专业水平、教育理念不断成长和发展。 在第六届全国创新课比赛中。罗江华获得自治区录像课一等奖。赖小平老师获得自治区录像课二等奖,论文二等奖,教学设计三等奖。刘宏涛获自治区录像课一等奖,并代表新疆参加全国决赛最终获得全国二等奖。 9月,由教研所三位教研员申报的课题《新课程高中数理化教与学策略研究》正式立项,工作室负责人孙海涛被选定为主要成员。孙海涛结合工作室活动计划,适时向全体成员详细介绍了课题情况,要求全体成员积极参与。现已有部分活动成果上交。 由工作室成员赖小平主要负责牵头的课题《对初高中物理教学知识的衔接及能力培养延续性的研究》立项。工作室大力支持,工作室负责人孙海涛积极配合支持、出谋划策。工作室成员积极参与。现已有部分研究成果汇总于学校教研室。 3、引领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 向青年教师指出:学校工作千头万绪,教师任务繁重复杂。要学会“化繁为简”的开展工作,要学会抓住工作的重点。什么时候,教师的工作都是围绕着“帮助学生学到知识的同时去引导学生做人”来开展的。学科组对青年教师的常规工作严格要求,严格检查备课教案、作业批改、听课任务,发现问题及时纠偏。言传身教,以老教师的工作态度、敬业精神、处世为人,潜移默化地影响青年教师的成长。在各种活动中,及时引导、针对点评、促其参与、发挥个性,在各种活动中使其愉快的趋善发展。 针对青年教师普遍存在的听课盲目、评课粗浅、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