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语言学史一.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汉字的标准化 1、定量 确定现代汉语用字的数量,编出《现代汉语通用字表》和各种专用字表,做到“字有定量”。 2、定形 废除异体字,使用规范的简体字,确定现行汉字的标准字形,做到“字有定形”。 3、定音 确定现代汉语用字的标准读音。如确定异读字的标准读音等,做到“字有定音”。 4、定序 确定现代汉语用字的排列顺序,规定几种检字法的标准。如部首检字法,要统一部首的数目,统一同一部首字笔画数的计算方法,统一同笔画数字的先后次序等,做到“字有定序”。 中国语言学史研究的对象是: 中国语言学发展的历史,即研究各个历史时期的语言学家、语言学著作和各个历史时期的语言学。 二、正确对待语言学史上的继承问题 麻赫穆德·喀什噶里 生于1008年,卒于1105年,是11世纪我国维吾尔族著名的语言学家。他经过长期调查研究,于1076年用阿拉伯文著成了第一部《突厥语大辞典》。这部巨著结构严谨,条目清晰,收进的辞汇极为丰富,堪称一部关于突厥民族的百科全书。 研究中国语言学史,还应该看到每一门学科都有它的历史继承性,以前的研究成果应该充分地加以利用。 我国语言学史的文献丰富,语言学专著的序跋、历代史志和公私书目里面都保留着丰富的语言学史料。清朝谢启昆编《小学考》三十卷,著录了古代的语言学文献,引证了大量序跋。《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的材料也尽数收录、为语言学史的研究提供了一套比较有用的资料。 胡朴安的《中国文字学史》《中国训诂学史》 张世禄的《中国音韵学史》 林柷敔(zhù yǔ)的《语言学史》 岑麒祥的《语言学史概要》 50代中期《中国语文》杂志开辟了“中国语言学史话”专栏,发表了周因梦、李于平、孙德宣等人撰写的专文。这些文章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可惜后来这个专栏没有继续办下去。已经发表的论文也没有汇集成书。 日本中国语学研究会在它成立三十周年的时候编了一本《中国语事典》介绍汉语研究的历史 。 王力先生60代初在北京大学讲授中国语言学史。他的讲稿当时连载于《中国语文》杂志,80年代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再 见 探讨我国语言研究发生和发展的历史,从中总结规律性的东西,为发展新的语言科学服务,为“四化”建设服务,为建设两个文明服务。 研究中国语言学史的目的 2、中国语言学史有它自身的特点。 小学 训诂学 文字学 音韵学 古代语言学 教育童蒙的学校 小学 《汉书·艺文志》的小学家共十家。著录的都是童蒙识字课本。 《隋书·经籍志》 晁公武的《郡斋读书志》 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 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 语音学、词汇学、语法学 语言学界的任务 1、用先进的理论作指导,对中国古代一些语言学名著重新进行整理,开展断代语言学史的研究。 2、对古代语言学著作中的一些常见的名词术语要进行一番彻底的研究。 3、要写好古代语言学家的评传。 当前语言学界的任务 第二节 学术史观问题 一、学术史观的问题 语言学是根底之学,而语言学史是根底之根底,是学术的根底,也是文化的根底。 《尔 雅》 《方 言》 《释 名》 《说文解字》 《切 韵》 《韵 镜》 《中原音韵》 《音学五书》 《读书杂志》 《说文解字注》 二、处理好五种关系 第一种关系:汉语史和汉语研究史 汉语史是研究汉语本身发展的历史,如汉语语音史、汉语语法史、汉语词汇史。汉语研究史是研究汉语被 研究的历史。中国语言学史是研究 中国人研究汉语的历史, 第二种关系:过去和现在 中国语言学史有丰富的历史资料,显性的,完整的,背景明确的资料人人可以利用,隐性的,不完整的,背景不明确的,这就需要考证。经过考证发掘出新的史料,但是新史料毕竟有限,能改变历史的新史料则更为有限,所以基本功仍然要放在研究旧的普通史料上,真正高明的研究者,是要从人人能看得到,人人已经阅读过的旧的普通史料中研究出新成果。 第三种关系:本学科与相关学科 中国语言学史的发展与整个古代学术 发展大趋势相一致的,它是在相关学科的 影响推动下逐渐形成发展起来的。 相关的学科,主要是指儒学、诸子学, 乐律学、文学、佛学等。 第四种关系:主体研究和客体研究 主体研究指汉人对汉语的研究,客体研究指非汉人(主要是外国人)对汉语的研究。 客体研究,按研究者的文化背景和身份可以分为:1、西方早期来华耶稣
显示全部